科室简介

     一、 概 况:      中医科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专门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临床科室,现有医师8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1人。近年来,中医科不断发展壮大,并于2006年8月,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成为全国唯一一所“中国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2007年被国家中医药局、卫生部评为“全国综合(专科)医院中医示范单位”。

    二、医疗     我科主要以中医、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各种常见肿瘤,尤其对鼻咽癌、肺癌、肝癌、乳腺癌、大肠癌、胃癌、食道癌、妇科肿瘤、淋巴瘤、癌痛等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对手术后、放疗及化疗的病人,配合中医药辨证施治,能有效地减轻毒副反应(如放疗引起的急性放射性口咽炎、放射性膀胱炎、肠炎;化疗引起的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下降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保证放、化疗的顺利进行;对稳定期的病人,采取扶正与驱邪相结合的方法,在扶正的基础上定期使用大剂量的抗癌中药,以防止复发和转移;对晚期病人,根据辨证与辩病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中医药的特色治疗,减轻痛苦,改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疗效达国内外先进水平。              三、教学     我科每年均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生及本科生临床的见习。 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

    四、科研     中医科拥有先进的中医舌诊图象分析系统、血液流变学检测仪、痛证治疗仪等一系列仪器。多年来一直对癌症患者的舌象进行深入研究,以此作为观测预后的指征。

    我科早年供方研制的“鼻咽清毒剂”、“升血调元汤”等在临床运用多年,疗效确卓,均已成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并远销国内外。       我科多名医师曾到北京、上海等地进修学习,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单独进行肝癌介入治疗,尤其在中药配合介入治疗肝癌方面取得良好疗效,并取得相关的省级科研课题。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获得院校级、厅局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数十项,主编及参编学术专著10余部。       ★ 研究课题:     1、中药“滋元灵”防治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与开发     2、中药防治靶向药物主要毒副反应的临床研究     3、舌苔脱落细胞EGFR与消化道癌症患者预后关系及中药干预研究     4、鼻咽癌辨证分型与EBV-DNA及VEGF相关性研究     5、中药配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6、中药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7、鼻咽癌青紫舌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相关性研究     8、九种常见肿瘤患者舌像库     9、健脾和胃法防治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肠内营养并发症的研究     10、中药防治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纤维化的研究     11、健脾补气法对肝癌介入治疗前后肝储备功能的影响     12、升血小板中药颗粒方剂对代谢酶P450及化疗药物作用的研究     13、中药配合肠内营养治疗胃癌术后化疗病人营养不良的研究     14、中西医结合防治浅表性膀胱癌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15、应用大蒜素抑制裸鼠结肠癌肝转移实验研究     16、粉防己碱联合化疗逆转卵巢癌多药抗药性实验与临床研究     17、中药防治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纤维化的研究     18、止痛散结膏的研制——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     19、健脾补气法对肝癌介入治疗前后肝储备功能的影响     20、舌诊预测癌症患者生存期的研究     21、中药配合放疗提高鼻咽癌病人五年生存率的研究     22、青紫舌与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及中药干预治疗研究     23、中药防治鼻咽癌不规则放射野所致视路损伤的研究     24、中药对NPC放射治疗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25、中药内服外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

主治
高血脂 肾虚眩晕 肿胀 急淋 心血虚 网状青斑 灰指甲 疖 疼痛 结核性胸膜炎 
医生列表
张蓓徐伯平胡丕丽陈徐贤黄国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