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一、科室沿革

    1. 科室成立: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镇江市江滨医院)高压氧科成立于1990年3月,是与上海救捞局科研所协作建成。 科室坐落在4号楼(内科楼)与外科大楼之间的平房,占地面积为108m2。科室所使用的高压氧舱为上海救捞局科研所潜水专用加压舱改建而成,是一座三门二室中型空气加压舱,氧舱当初设计为12座位,后经过大修改造形成了现在的7座中型高压氧舱。

    2. 科室人员:科室成立之初,仅有袁建国(1999年9月晋升主管技师)、张雪春(1999年9月晋升主管护师)两位工作人员。1990年7月,杨青硕士研究生毕业分配至科室工作,并负责科室全面管理。1991年7月徐晓培医士班毕业后分配至科室(1998年调至保健科),使科室的人员配置趋于完善。1996年8月杨青赴法国攻读博士,科室工作由袁建国负责。1997年8月王建宏主治医师由耳鼻喉科调入(2003年8月调至心电图室),负责科室医疗诊治的业务工作。2001年4月周宏图副主任医师由康复理疗科调入,任科室主任。

    3. 科室医疗情况:高压氧医学是高气压医学的重要分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临床治疗上涉及的病种之广、疗效之独特、发展之迅速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高压氧疗法应用于临床治疗某些疾病取得了显着的疗效,如对颅脑外伤、脑梗塞、脑出血等神经系统疾病,有害气体中毒,五官科、骨科等常见疾病以及所有缺血缺氧性疾病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其它疗法无法取代的作用。随着高压氧医学科研工作的开展,高压氧医学的理论和临床应用正在不断完善,并逐渐地渗入几乎所有临床学科。

    科室自开设以来积极配合各临床科室工作,至2006年底,共治疗各类患者43000余人次,成功抢救有害气体中毒、自缢等急性危重病人630多例。2001年曾使一位昏迷近半年的“持续性植物状态(植物人)”患者成功促醒,并已完全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该病例的成功治疗被《镇江日报》记者多次采访、报道,目前该类患者已经治疗60余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适应我院发展规模和现代化医院建设的需要,医院加大了对高压氧科的投入,决定改建科室,购置新设备并增加四名工作人员。2007年医院投资100余万元订购一台三舱七门大型高压氧舱群和常压饱和吸氧治疗系统(医用氧吧),组织专家充分论证后进行了楼房的选址、设计。新楼于2008年初动工,10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楼层布置、设备配置安装及安全性能等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全楼三层,其中地下一层为机房,主要有进口罗杆式空气压缩机、储气罐、各种管路及进排风系统。地上首层为高压氧舱主体,为全计算机控制三舱七门式大型高压氧舱群,三个舱室既连为一个整体又各自相对独立,分别包括两个7座位和10座位的卧舱、一个3座位的立舱,另设4个急救吸氧接口,可同时供24人进行高压氧治疗。二楼为两个常压饱和吸氧治疗室(医用氧吧),可同时供14人进行饱和吸氧治疗。         我院新建高压氧舱的控制台采用手动、气动和全计算机控制三套操控系统,性能先进,安全性高。先进的网络系统实现了在科室的任何部位对氧舱内的治疗情况进行监控,并与医院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联网,真正实现了网络电子化办公。我院新氧舱建成后,经过了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镇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镇江市卫生局、消防安全部门以及省内高压氧医学专业专家们的全面验收,有关项目及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技术要求。专家们一致认为,从科室的基础设施、治疗环境到整套治疗设备,均达到了国内先进、省内一流的水平。

二、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

    1. 教学:2003年开始,科室在江苏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专业和护理专业开设了《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并承担了每年80余人的学生见习带教工作,同时还接受了镇江市第一、第四人民医院高压氧从业人员的进修学习任务。

    2. 科研:2003年,周宏图主持了科研课题“现有高压氧舱设备技术改进对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的临床研究”,获得2003年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三等奖,同时也获得国家专利——医用高压氧舱内的颈椎牵引装置(专利号:ZL200420024586.7)。2005年,周宏图的“高压氧对中、晚期食管癌放疗增敏的临床研究”科研课题获得江苏大学临床医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

    3. 论文发表、所获奖励及学科建设:科室的工作人员非常重视临床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历年来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专业论文。杨青于1996年在《中华航海医学杂志》发表了“高压氧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三例”;王建宏撰写并发表了论文“CO中毒迟发性脑病临床观察”(《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高压氧综合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9例”(《交通医学》2003);周宏图撰写的论文“高压氧综合治疗酒精、安定、液化石油气急性中毒一例”(2003)、“一种医用高压氧舱内的颈椎牵引装置”(2004)、“高压氧治疗急性天然气中毒五例报告”(2005)、“高压氧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合并特发性突聋疗效观察”(2005)发表于《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Effect of hyperbaric oxygen in the treatment of moderate and severe head trauma in 68 cases”发表于《中国临床康复》(2003.7)杂志,“急性重度CO中毒心肌损害患者高压氧治疗期间血清相关酶的变化及意义”、“高压氧对中、重度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 发表于《重庆医学》(2004.3)杂志,“椎动脉型颈椎病高压氧综合康复治疗疗效观察”发表于《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7);袁建国撰写的论文“综合康复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5例”发表于《中国临床康复》(2003.7)杂志;张雪春撰写的论文“高压氧治疗CO中毒迟发性脑病82例的护理体会”(2004)、“高压氧舱内颈椎牵引的临床观察与护理”(2006)发表于《重庆医学》杂志。

    王建宏于2001年担任第三届江苏省高压氧医学分会委员,其“持续性植物状态(植物人)高压氧治疗”获医院2001年新技术、新项目三等奖;周宏图于2004年被聘为《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特约编审和《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特约编委,论文“高压氧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合并特发性突聋疗效观察”获镇江市第九届(2004~2005)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2006年又获得江苏省卫生厅科技引进二等奖一项,并在2004年江苏省高压氧医学分会的换届改选中,当选为第四届省高压氧医学分会委员。2006年周宏图被推选为镇江市“169人才”培养对象。

    2003年1月,由科室牵头向镇江市医学会申请成立“镇江市医学会高压氧医学专业委员会”,该专业委员会于2005年1月正式成立,周宏图被任命为主任委员,张雪春为委员兼秘书。高压氧医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整合镇江市高压氧医学专业力量,加强镇江市高压氧医学学科建设和发展,促进高压氧医学专业学术交流和医疗安全措施的建立,提高镇江市高压氧医学专业在省内乃至全国的地位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主治
医生列表
周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