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一、科室业务发展

  CT室始建于1995年5月,先后由丁政、唐维林、侯锡银担任科主任。现共有医护人员7人,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医师、主管技师、主管护师各1名。

  科室建立初期,设备为美国产Picker—1200型全身CT机,平均每天患者量在10人以内;检查项目为各部位常规CT扫描及普通CT增强扫描;业务水平仅限于普通CT扫描诊断的范畴。2001年引进德国的西门子Esprit螺旋CT机,完成普通CT所具备的扫描功能外,对一些大范围的部位实现螺旋CT容积扫描,并开展了薄层扫描,肝脏螺旋CT双期和三期扫描等新技术,充分发挥螺旋CT特殊功能,使CT室的业务水平有明显的提高,解决了与肺内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问题,肺内弥漫性病变,微细解剖结构的扫描以及内耳薄层扫描等许多技术问题,扫描人数由原来的每年3000―4000余人次,增加到8000人次。此机器还具有扫描速度快、三维重建、曲面重建、多平面成像、薄层扫描、减影及CT血管造影等特殊功能,适用于全身各系统德CT检查,并开展了CT引导下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等技术。

  二、科研工作

  2005-2008科室开展的新项目有:高分辨率CT对孤立性肺结节病变的研究价值、螺旋CT三期增强及后处理对胰腺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CT引导下颅内血肿穿刺定位仪的设计和应用、薄层扫描对肺间质性病变的分析、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

  侯锡银主持了《CT引导下无水酒精治疗肾囊肿》、《腰椎间盘CT扫描三角垫的研制与应用》等新技术;并主持了《脑梗塞不同时期的CT与低场MR的对比研究》、《螺旋CT高分辨技术及后处理对孤立性肺结节的研究》、《本科影像教学模式的改革的研究》等科研工作;侯锡银参与了《螺旋CT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研究》、《螺旋CT薄层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研究》等科研工作。其中《CT引导下无水酒精治疗肾囊肿》、《腰椎间盘CT扫描三角垫的研制与应用》获院新技术应用三等奖,《脑梗塞不同时期的CT与低场MR的对比研究》获市科技进步四等奖,《本科影像教学模式的改革的研究》获2003年齐齐哈尔医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7年,由李国华撰写的《脑内小脓肿的低场MR诊断》发表于国家级《医学研究杂志》,《 CT引导下颅内血肿穿刺定位仪的设计和应用》发表于国家级《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三、教学工作

  李国华:方正奥思与医学影像处理软件在影像教学课件制作中的应用 获得2003年齐齐哈尔医学院优秀教学成果青年教师奖,影像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获得2003年齐齐哈尔医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CT诊断学课件》获得齐齐哈尔医学院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一等奖,于2006年获得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教师授课比赛优秀奖,2006年获得齐齐哈尔医学院A级教师,《基于web系统的CT多媒体资源库在影像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于2008年6月获得齐齐哈尔医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治
医生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