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顾瑛教授在光动力治疗、强激光治疗和弱激光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创了多项特色治疗方法,是我国激光医学专业的领头人,其从事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在临床方面,顾瑛教授发明的新型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俗称“红胎记”)开辟了光动力疗法治疗良性疾病的先河,获得了第十届国际激光医学大会学术奖和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三等奖。近几年,顾瑛教授以此项技术为核心的开展了多项基础与临床研究(光动力治疗仪的研发、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的建立、新型国产光敏剂的研发等),先后获得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和北京市自然基金的资助。这些后续研究工作使此项临床治疗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顾瑛教授从事体表、消化道恶性肿瘤等的光动力治疗20余年,技术精湛、经验丰富。在临床常规治疗(如强激光和弱激光治疗)方面,顾瑛教授致力于临床治疗技术的规范,并受中华医学会委托组织编写了我国第一部激光医学方面的规范和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激光医学分册》和《临床诊疗指南•激光医学分册》。

    在科研方面,顾瑛教授负责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及国际、国内和军内合作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国际、国家、军队和总医院各类成果奖1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10余项。

    在教学方面,作为激光医学专业研究生导师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博士研究生10余名,博士后3名,并兼任北京理工大学光学专业的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自1993年起兼任美国ARIES激光医学中心客座教授和技术指导。

 

主治
肥胖症 上颌前突 牙髓病 遗传性乳光牙 磨损 单纯性肥胖 电灼伤 小儿锁骨颅骨发育不全综合征 多乳房 后牙反合 
医生列表
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