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沉缓或沉细

脉沉缓或沉细

按脉搏是中医诊断学“四诊”中的切诊。切诊分脉诊和按诊,脉诊,后世则以寸口诊法为主,并从脉的位、数、形、势、分为二十八脉,以察知身体内部的病变。症见胸膺闷痛或左胸痛,时作时止,心慌气短,失眠多梦,肢倦乏力,或食少难化,或食后倒饱,舌苔薄白,舌尖有瘀点,脉沉缓或沉细。细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也主湿病。细脉须与近似脉微、弱、濡脉相区别。细脉虽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起落清楚;微脉极细而软,似有似无;弱脉则沉细而软,须重按始得;濡脉浮细而软,脉位浅表。细脉与洪脉为相反的脉象。临床上,细脉常同数、弦、濡、沉、涩等脉兼见。

病因

沉脉:脉象之一。脉位低沉,轻取不应指,重按始得的脉象。《脉经》:“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沉脉主里证。因病邪郁于里,气血内困,则脉沉而有力,为里实证;若脏腑虚弱,气血不充,脉气鼓动乏力,则脉沉而无力,为里虚证。

细脉:脉细如线而应指明显的脉象。又称小脉。

细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也主湿病。细脉须与近似脉微、弱、濡脉相区别。细脉虽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起落清楚;微脉极细而软,似有似无;弱脉则沉细而软,须重按始得;濡脉浮细而软,脉位浅表。细脉与洪脉为相反的脉象。临床上,细脉常同数、弦、濡、沉、涩等脉兼见。

预防

据理辨证,心气虚则心慌气短,脾失健运则肢倦乏力或食少难化,脾不能正常化生气血则变生湿浊痰饮,浸淫脉道,心脉瘀滞,气血难通便产生胸膺痛或左胸痛,舌见瘀点为瘀血之证,脉沉缓主脾虚,细主气血不足。

治法:健脾养心,化瘀通脉。方用归脾汤加减,药用党参、黄芪、酸枣仁、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红花、丹参、远志、木香、甘草,方中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当归、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木香行气化滞,伍当归、川芎、红花、丹参化瘀通脉,于是心脾俱补,气血流畅,胸心疼痛可愈。

相关疾病

  • 名称
  • 典型症状
  • 就诊科室
  • 著痹
  • 关节疼痛 脉沉缓或沉细 关节肿痛
  • 内科 神经内科
  • 湿痹
  • 关节疼痛 脉沉缓或沉细 关节肿痛
  • 中医科 中医综合
  • 毛囊角化病
  • 毛孔粗大 瘙痒 鳞屑
  •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 肾精亏虚
  • 眩晕 腰膝酸软 耳聋
  • 中医科 中医综合
  • 肾虚腰痛
  • 口咸 乏力 骨质疏松
  • 中医科 中医综合
  • 阳虚
  • 手凉 阳虚体质 四肢发冷
  • 中医科 中医综合
  • 阳虚发热
  • 伏脉 阳虚体质 阴阳气血失衡
  • 中医科 中医综合

检查

症见胸膺闷痛或左胸痛,时作时止,心慌气短,失眠多梦,肢倦乏力,或食少难化,或食后倒饱,舌苔薄白,舌尖有瘀点,脉沉缓或沉细。

 

缓脉须同近似脉、迟脉、濡脉、微脉、弱脉相区别。迟脉一息不足四至;濡脉浮细而软;微脉则细而软弱,似有似无;弱脉呈沉细之象,须重按始得,与缓脉来去怠缓,不浮不沉,一息四至不同。

鉴别诊断

应与下面的症状相鉴别:

1.微脉 :脉极细而软,按之欲绝,似有似无。

2.虚脉 : 寸关尺三部举、按均感觉无力的脉象。为无力脉的总称。虚脉主虚证,多为气血不足或脏腑虚证。气血不足,气不足以推行血脉,则脉来无力;血不足以充于脉,故脉按之空虚。脏腑功能低下,精血津液亏损,即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常可见虚脉。高热伤阴,失水,出血,或吐泻后津液不足,血脉难以充盈,其虚脉无力之象更为显著。

3.弱脉 :沉细软绵似弱脉,轻寻无板重采知,元气耗损精血虚,少年可虑白头矣。症见胸膺闷痛或左胸痛,时作时止,心慌气短,失眠多梦,肢倦乏力,或食少难化,或食后倒饱,舌苔薄白,舌尖有瘀点,脉沉缓或沉细。

食疗

1:宜吃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苹果、红葡萄等; 2:宜吃谷豆类食物,如小米、黄豆、花生豆等;3:宜吃玉米粥。 4:宜吃优质蛋白,鱼肉,瘦肉。

鸡蛋

益吃理由: 属于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对身体大有裨益,可以补充优质...

1:忌吃低盐低脂饮食,不能吃鸡蛋黄,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2:忌吃油炸食物;3:忌吃过黏、过烫、过硬、过大的食物; 4:忌吃腌制的食物。

花椒

忌吃理由: 花椒为芸香科灌木或小乔木植物青椒的干燥成熟果皮,一...

辣椒(红、尖、干)

忌吃理由: 辣椒属茄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蔬菜。原产南美洲热带,明...

油条

忌吃理由: 属于特别油腻的食物,而且加工此种食物的油都属于质量...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