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缠身闯过“鬼门关”

  导读: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一科成功抢救了病危患者梁婆婆,经过全体医护工作人员的悉心护理,患者现在病情平稳,此次抢救的成功直接反映了内一科的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人员的素质。

  高龄婆婆在多科室会诊下挽回生命

  患者梁婆婆一名88岁高龄的病人,收入该医院内一科的当天的中午,突然出现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持续性下降,随后继发呼吸急促,大汗淋漓,意识渐渐模糊,心率、呼吸均停止,这些生命征是维持人体正常生活需要的基本数值,持续性下降正是患者病情加重的标志。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胡兆霆主任与胡玉兰护长当即组织全体医护人员,组成抢救团队实施抢救,医疗团队在胡兆霆主任的带领下,迅速判断病情,果断进行心肺复苏,控制病情进展,请ICU、呼吸内科会诊,多科协作,相互配合。护理团队积极配合,在患者由于严重低蛋白血症,全身重度浮肿的情况下,进行浅静脉穿刺,艰难的开通2条静脉通道,让采血、注射、输液得以正常进行,为抢救的成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当日下午1:50,患者的心率由最低的30次/分,上升到56次/分,血压由58/36mmHg,增高到130/75mmHg,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8%左右,患者意识逐渐好转,宣告此次抢救成功。

  梁婆婆因为反复出现镜下血尿,双下肢浮肿于收入该院时,已经出现了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全身多脏器功能不全的症状,加上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肾病综合征、冠心病、心房纤颤的病史,这给治疗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困难。抢救成功使全体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患者家属原本已不抱希望,这一结果让他们喜出望外,感谢万分。

  院内心肺复苏的成功机率不高,一般情况下约3成的病人能够抢救回来,而抢救回来的病人当中24小时的生存率仅有1成左右。

  什么是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 (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 指当呼吸终止及心跳停顿时,合并使用人工呼吸及心外按摩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认识心脏与了解呼吸作用与血液循环对人体功能的重要性是必要的。心脏分为左右心房及左右心室,由右心房吸入上下腔静脉自全身运回含二氧化碳之血液,经右心室压出由肺动脉送至肺泡经由透析作用,换得含氧之血液再经由肺静脉送入左心房再进入左心室压出经大动脉输送至全身以维持大多数心跳停止的患者,其心脏会在某个时间点,出现心室纤维颤动。心室纤维颤动有一些进程,倘若去颤术能在患者倒下之五分钟内实行,则整体急救将有最大的成功率。

  推荐阅读:心血管疾病治疗手册  39心血管频道

  推荐阅读:做什么检查防心脏猝死

(责任)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相关阅读:

早睡早起身体好?《欧洲心脏杂志》:晚10点前入睡心血管病风险大增
胸痛超过5分钟就该警惕
年过40的要留意了!若你的血压超出这个范围,赶紧上医院
夏季是高血压高危季?坚持几项用药原则,关键时刻救命
得了心肌炎如何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