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的研究结果都表明,教师精神障碍的发生率是比较高的。

  在日本,教师的精神障碍有两个特点:①精神障碍者约有一半患的是精神分裂症,约1/4属于神经症,躁狂抑郁症患者约占1/8;②发病高峰年龄在30岁,而其他职业者的发病高峰在20岁左右。

  我国教师精神疾病的患病情况与日本相似。所不同的是,神经衰弱和抑郁性神经症等神经症的患病率高于精神分裂症。

  教师的精神障碍对自己、对学生的影响都很大。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精神疾病的教师在疾病的早期没有被发现,直到病情发展,症状明朗后才得以就医。

  引起教师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最主要原因是存在于教师内心的各种矛盾和心理冲突。与其他职业相比较,教师更多地出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引起烦恼。正如前面所述,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地位和客观现实之间不一致,是教师产生烦恼的主要原因。此外,教师工作上的重压、经济问题等也会产生心理波动和精神障碍。

  预防教师出现精神障碍,增进其精神健康的方法有多种,除前面所述的有关方法外,还应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教师工作要专业化,教学工作量要适当。

  第二,具有一些心理卫生的基本知识,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第三,建立心理咨询门诊等能够倾吐与解决心理冲突与烦恼的机构。当教师通过自我调节不能解除内心冲突时,可及时提供帮助。

(实习)

  人类对灾害的行为反应可分为几个阶段。

  (1)灾害前期:一些灾害可得到预报,如台风,即将沉船等。人们普遍的表现是惊恐、焦虑和沮丧;个别人心存侥幸,若无其事或采取预防措施。

  (2)降灾期:灾害冲击的时间从几秒到几天不等。75%~85%的人惊慌失措或目瞪口呆,失去定向,情感麻木,对刺激缺乏反应;仅少数人(10%)依然头脑冷静,行为有条理;另有5%~10%的人出现反应性意识模糊,乱跑乱叫,举措失当,活动过度。

  (3)心理功能衰退期:出现于灾害之后。表现为少语、少动、忧郁、无助,定向不良,记忆恍惚,思维迟钝,判断能力下降,睡眠不好,自信心差,社交减少,自责、自悔、以为自己对不住死难者。

  (4)整合期:灾后数周至数月或数年,心理功能逐渐恢复,可参加正常活动,但少数人仍留有后遗症状。既往心理素质不良者,老弱病残,灾害中亲友死亡,或家产损失巨大者,缺乏社会支持者,和对新环境适应困难者,恢复过程大大延长。据大宗研究,在受灾后两月仍有40%受灾者有精神障碍。

  在自然灾害发生的短时间内,大多数人难于作出恰当的反应,但确有一部分人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灾害过后,更要保持情绪镇定,头脑清晰、举措适当,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此外,亲友和邻里的支持是促使心理复原的重要条件。

(实习)

  有机磷农药引起中毒的原因由于使用时不遵守操作规程,生产防护设备不完善。侵入人体的途径主要经过呼吸道及皮肤,由消化道进入者多是误服或自杀。为什么有人会出现精神异常呢?这是因为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内与胆碱酯酶迅速结合,形成磷酸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活性受到抑制而丧失了分解乙酰胆碱的作用,造成大量乙酰胆碱在体内的蓄积,胆碱能神经的过度兴奋,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有机磷中毒的精神症状复杂而多变,多发生于急性中毒后数日至几十天中,可表现为脑衰弱综合征,癔病样发作及其他癔病样症状,兴奋状态,癫痫样发作,其他如抑郁状态或幻觉妄想综合征等,有作者随访观察可出现疑病综合征。

  急性中毒轻者以神经衰弱症状群为主,如头晕、头痛、无力等,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恶心、呕吐、腹泻、流涎、大汗、肌束颤动、胸闷等。严重时有腹痛、瞳孔缩小、视物模糊、抽风、呼吸快,体温、血压升高,意识障碍,动作迟缓或共济失调,言语零乱,定向障碍,或兴奋躁动;少数有幻觉、妄想,并很快由意识朦胧转入昏迷,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有些患者轻过救治,从昏迷状态中恢复后,随即或相隔数天后出现多种精神症状如幻觉、疑病、被害感或情绪不稳,时哭时笑等。

  慢性中毒的精神,大多发生于中毒后 1~8日,少数可在中毒后1~2月才出现症状。病人常有头痛、头晕、软弱无力、失眠、手足发麻、四肢末端发凉等症状。也有出现焦虑、兴奋、吵闹、恐惧不安、奔跑、毁物、打骂人、定向障碍、大量错觉、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这类病人应进入精神病院治疗。

  恢复期发生中毒性周围神经病者并非罕见,如疼痛、麻木、感觉减退、腱反射减弱、肌无力和肌萎缩等。症状较重者应予适当治疗。

(实习)

  (1)消除病人饮酒或含有酒精饮料的条件。

  (2)用拮抗剂戒酒:戒酒硫能抑制乙醛脱氢酶,使乙醇代谢受阻,体内乙醛的聚积,再饮酒时产生强烈的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心悸,脸红,焦虑等身体反应和不愉快感觉,致使患者再见到酒时对酒产生望而生畏的体验,借以消除患者对酒的依赖。此方法为在最后一次饮酒后的

  24小时开始应用戒酒硫,最初剂量为0.25g或0.5g,每日1次,服1~3次,或将总量一次顿服。

  (3)行为疗法:其机理为经典性条件反射。目的在于建立厌恶性条件反射、使患者产生对酒的厌恶感,消除对酒的依赖。方法:给病人皮下注射阿朴吗啡2.5~12.5mg/次后,令其闻酒味,当病人产生恶心、呕吐时,再给病人饮酒约40ml,每日1次或隔日1次,约十次为一疗程。

  (4)支持疗法:酒依赖者,多以酒代饭,进食较少,导致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故应补充大剂量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及时维持水电平衡,补充营养,对躯体并发症的及时恰当治疗。

  (5)戒断综合征的治疗:戒断综合征的躯体症状、精神症状是比较重的,严重者危及病人生命。治疗可使用促大脑代谢药物(如ATP、辅酶A、细胞色素C等)静脉注射,每日1次,并合并安定和神经阻滞剂。还有报道用锂盐、镁盐,缓解其戒断症状,但因毒性反应使应用受限,尚需进一步研究。

  (6)社会支持及精神治疗:包括改善环境,行为疗法,家庭疗法,个人和集体心理治疗能激发患者的戒酒愿望。鼓励患者参加文体和学习活动,引导其逐步适应工作及社会生活。为了戒酒成功和避免复发必须取得患者单位及家庭的支持,以巩固疗效,促进其职业和社会功能恢复。

  戒酒组织:参加各种形式的戒酒活动,包括以治疗者或戒酒者为主的集体治疗,前者进行讲解、指导,后者通过戒酒成功者现身说法,达到促进戒酒的目的。

  戒酒协会:美国的“嗜酒者互诫协会”简称AA,主要以上帝为中心,在牧师等面前,忏悔自己的饮酒行为,达到促成或协助戒酒。

(实习)

  抑郁症恢复期间锻炼的好处

  如果你正处于抑郁症的恢复阶段,那么你可能会感到很疲劳。穿上运动鞋,去健身房锻炼,这也许是你想做的最后一件事了。但是,事实上,锻炼对于你的身体以及心理的健康而言都是很重要的。

  很多研究表明,体力活动会有助于抑郁症的恢复。一项研究表明,在减轻抑郁症病症方面,每个星期三回合的有氧运动跟药物治疗一样有效。此外,研究人员发现,十个月后,那些进行过锻炼的人比那些服用药物的人旧病复发的可能性要小得多。这一结果出版在2000年的《身心医学》上。《美国预防医学》200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进行适度的有氧锻炼,每个星期三到五次,会将轻度至中度的抑郁症病症几乎减少一半。

  以下是一些有关开始一项新的锻炼规划的建议:

  · 慢慢地开始。别试着让自己从完全静止的生活跳跃般地进入马拉松式训练的生活。这样只会让你感到痛苦和低落。相反,你应该逐渐地进入轨道。开始时,只需锻炼很短的时间,大概几分钟,这时候,一星期只需这么锻炼几天就可以了。大概一到两个星期内别超过这个锻炼的力度。慢慢地,增加半个小时或更多的锻炼时间,一星期这么锻炼四天。

  · 分时间段锻炼。你不必在单一时间段内就把所有的体力活动做完,或只做一种运动。很多人宁愿在白天做些短时间段的运动,而且变换锻炼的形式。散三次15分钟的步跟散一次45分钟的步具有同样的好处。

  · 选择你所喜欢的。这个建议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很多人选择一项运动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它,而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一运动对他们来说有好处。如果跟对待苦药(不令人愉快却对你有好处)一样对待你所进行的锻炼的话,那么你也许就不能忍受它了。记住,有很多运动可选择,而且他们会很有趣:在当地的游泳池游泳、在电视机前使用家庭健身器材锻炼、去远足或者参加一堂娱乐训练课。试着去尝试不同类型的体力运动,直到找到你真正喜欢的。

  · 跟其他人一起锻炼。坚持做单独的身体锻炼会很困难,这一锻炼会让你在那一刻很容易地做出放弃锻炼的决定。但是如果你跟别人计划好了怎么锻炼,那么你就会觉得自己有更多的责任感。所以,去找个锻炼伙伴吧。在某天某一特定的时间约邻居出来散散步。跟朋友开始定期地打打网球。很多人发现,那些有组织的班级,如有氧健身班或瑜伽班,同样可以帮助他们坚持自己设定的计划。

  · 每天做多点体力活动。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试着在你的日常安排中加点额外的体力活动。走走楼梯,别去乘那电梯。把车停在离你工作地方的稍远处,这样你就能多走几步路。把遥控器放在床垫下,这样你就得起身来更换电视频道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行为上的一点小的变化就能让你的身体有很大的改善。

(责任)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个案

  蒋琳在大学毕业后就来到某电视台做主持人,主持过好几档节目,是很受当地观众喜爱的知名人士。

  和往常一样,那天早上蒋琳来到电视台做前期节目准备。这时,一位工作人员突然走过来对她说——这个节目的主持人重新聘用了,节目你不用上了……在这突然的一瞬间,蒋琳感到了一种被锐器击中的疼痛。一切都被否定了,她开始怀疑自己的容貌是否依旧美丽,自己的能力是否足够,甚至对自己的人缘、处世也发生了疑惑。足足有三个星期.她就沉浸在这样的情绪里,懵懂、迷茫、怀疑……

  专家支招

  “一切都可能发生。”请你一定在第一时间为自己的内心注入这个理智的声音。当意外突袭你的事业,你需要迅速调整自己的情绪:

  1.不要一味沉迷于悲观。抱怨的情绪中,学会摆脱情绪的控制。

  2.你需要镇定,还需要看到“真实”的自己。不妨真诚地去问问老板、同事,或者身边朋友。综合了解周围人对你的真实看法。

  3.逼迫自己,必须有勇气面对一个“丑陋的你”,这是一个反省和总结自己的好时间,你需要给自己的能力做一个准确的评估。

  4.不要等待,在越短的时间内MoveOn(继续前进),对你自己越有利。

  5.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这是很朴素的真理,因为你原有的积累不会白费,挫折引起的不服输精神,更会成为最持久的原动力。

(责任)

  正像古人所说,相由心生。那些心情开朗的人,个个都是喜眉乐眼、笑口常开;而那些眉头深锁、面色阴郁的人内心则是阴霾密布、愁苦不堪。谁不喜欢每天都能喜笑颜开呢?然而,一个人活在世上,要面对生存与发展,上要赡养老人,下要养育儿女,甚至要面对下岗、婚变、疾病……面对重重的压力,你是否还笑得出来?如果你笑不出来,只是愁苦、压抑或者为命运而叹息,为不平而恼怒,久而久之,抑郁症、心理障碍、婚姻恐惧症、职业倦怠症等心理疾病就会不期而至。

  比起那些肉体遭受病痛折磨的人来说,心理疾病患者更需要人们的理解与支持。如果心理医生与患者的亲属、朋友组成一个牢固的援助支持体系,使心理疾病患者能够很快摆脱生活的压力,及时释放出心理毒素,建立起健康的心理构架,那么快乐与幸福就会在不远处招手了。

  但是,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们对心理疾病有一种潜在的排斥倾向,一说某某有了心理疾病,这个人似乎就成了异类,有点令人躲之不及的感觉,就连患者的亲友对其患有心理疾病的事实也讳莫如深,藏着掖着,更很少像对待其他病人那样给予其求医问药上的帮助。由于缺少人们普遍的理解,一些心理疾病患者就更加自闭与孤僻。

  事实上,人有七情六欲,难免会有喜怒悲忧等各种情绪的出现。心情忧郁,心理出现障碍就像我们的精神系统感冒发烧了一样,如果讳疾忌医,则很容易错过了最佳治疗期,使心理疾病越发的严重。

  其实,心理疾病也像其他的疾病一样,来自生活、自身和环境,跟感冒发烧一样的实际和“俗气”,无需大惊小怪,也无需掖着藏着、不敢触及。同时,心理疾病和其他疾病一样,也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在遇到麻烦时及时地进行心情转换,避免让不良情绪开“连锁店”,那么,心理疾病就会远离我们的生活。

  心理学家认为消除精神疲劳,保持愉快心情的三大原则是:

  1.消除身体上的疲劳;

  2.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自己心情愉快;

  3.特别要切断令大脑疲惫的视觉刺激。

  根据心理学家的原则我们可以尝试一些转换心情的办法,比如:

  1.寻找 每天寻找一个能让自己快乐的理由,例如“今天阳光灿烂”、“今天电梯上有人向我微笑”、“今天的午餐很可口”、“今天老板表扬了我们部门”等等。只要你用心,生活中总会有快乐的理由,不论大小。

  2.放纵 这是指打破常规,大胆地做自己喜欢做并且想做的事,彻底放松,不用顾忌。比如去买自己看了很多遍却没舍得买的一件衣服或首饰;大吃一顿自己垂涎了好久的美味等等。但是,这种放纵要有节制。

  3.冥想 心理学家认为冥想是放松身心的良方。闭目凝神10分钟,可以想像自己身处旅游胜地、人间仙境或青山绿水、鸟鸣莺啼之中;也可以想像和你的爱人在一起约会,浅酌低唱,香茶绕鼻……这种对美好事物以及美好事情的适度幻想,对自身心理满意度的提高极有效果;也可以安静地盘坐或平卧在地上,心无杂念地伶听大自然中的天籁之音,令自己别有一番心境。

  4.享受 现代都市女性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可以做一次美容、精油SPA、香熏、悬灸、足底按摩,在轻柔的音乐中被人小心地呵护着,多劳累的身体也会松弛下来。在放松身体的同时让惬意的美感充溢心间,然后再甜甜地睡上一觉,这时,你会觉得自己仿佛换了一个人!

  5.发泄 如果心中有了苦闷千万别憋在心里,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地点大哭一场或大喊一通。摘下面具,宣泄真我,卸下负担。当然,这种方法应适可而止,不要影响到其他人。

  6.写信 有些实在难以释怀的人和事,可以用写信的方式发泄:

  A.列出你不能原谅的人的名字或难以释怀的事情;

  B.写出最让你痛苦、愤怒的人和事;

  C.分别给他们写信(但信是不能寄出的),你可以充分发泄你的不满和愤怒,不用考虑措辞和语句。

  然后,承认这是一段过去的经历,已无法改变,或者宽恕对方,使自己心境平和下来。美国著名心理治疗专家布伦达·谢菲尔说:“要使宽恕成为一种日常的习惯。如果你发现宽恕一个人有困难,那就说,‘我不能从人的角度宽恕这个人,但是我更高尚的自我将帮助我宽恕和放弃怨恨,因为那是我的最高利益’。”的确,坦然面对生活的变故是一种勇敢,而善于忘却痛苦却是一种智慧。

  正如房间需要经常清扫一样,人的情绪也需要不断地吸纳和调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随时清理出不利于身心健康的那些旧的、负面的情感和记忆,腾出更多的洁净的心理空间,来容纳那些美好的、支持我们、爱护我们的人和事,这样你才会不断地体验快乐,才会构建我们自己的、健康的、有抵御能力的精神体系。这样,我们就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亲人离去、爱人背叛、工作重压等带来的心灵痛苦,顺利的走过人生的一道道沟坎。

(责任)

  情绪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或行为反应,它分为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积极的情绪是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内驱力,可以使人积极向上。消极的情绪(忧愁、悲伤、愤怒、紧张、焦虑、痛苦、恐惧等)会降低人的智力水平,引起人行动迟钝、精神疲惫或进取心丧失,严重时会使自我控制力和判断力下降、意识范围变窄及正常行为瓦解,从而给人们带来非常大的危害。那么,应如何走出消极情绪的泥沼呢?

  1.自我暗示法:研究证实,人的体力、智力和情绪都是有一定周期的。当你情绪低落时,不妨劝慰自己:“这几天可能正是我情绪周期处于低落的阶段,过几天会自然好起来的。”作为一种心理疗法,自我暗示法对一些心因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如口吃、厌食、心动过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积极正确的自我暗示法,通过调节人的神经和内分泌,可以促进大脑中有益激素的分泌,增强人的身体健康。而不良的自我暗示法,不仅不能医治疾病,反而会使受暗示者产生心理障碍,严重的会出现幻听、幻觉和幻视。在生活中,我们要多运用积极、恰当的心理暗示,使人的生理功能发生良性改变,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2.转移法:所谓转移法就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思想和行为转移到其它方面。具体来说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忆喜忘忧:把令你高兴的事一条条地列在一张纸上,并且边写边尽力地反复想像,让自己沉醉于当时的愉快情景之中。这样便会使你乐而忘忧,感到前途依然是光明的。

  △听音乐:当消极情绪出现时,听自己喜爱的音乐,在美妙的旋律中让心情得以放松,变得舒畅起来。

  △投己所好:当某件事一直萦绕在头脑里而影响情绪时,不妨先暂时把它放下,做一些自己所喜爱的活动,以忘掉那些烦心事。

  △积极工作:压抑会产生厌倦、懒惰的行为。越是懒于做事的人,越容易出现心理危机。把自己的作息时间安排得井井有序,勤奋地工作或学习,就不会有时间再去考虑那些令人心烦的事了。而且,当你成功地完成某项工作后,心里也会踏实许多。

  △睡觉:有些人心烦时,往往以“一醉解千愁”的方式来应对,其结果非但不能解愁,而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其实,醉酒只会伤身,别无它益。在心烦的时候,倒不如“一睡解千愁”,因为充足的睡眠可令人精神振奋。

  3.控制愤怒的情绪:为了消除或缓冲愤怒对人体的危害,应当控制愤怒情绪的发生:

  △躲避刺激: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事都可以使人产生愤怒的情绪。假如能想方设法地躲开各种不良的刺激,便可以避免矛盾激化,消除愤怒的情绪。

  △转移刺激:人在发怒时,大脑皮层有一个较强烈的兴奋灶在起作用,使怒火越烧越旺。如果这时能转移一下目标,即在大脑皮层建立另一个兴奋灶,则可减弱或抵消原兴奋灶的作用。

  △疏泄怒气:一旦感到愤怒,可将心中的不满或意见坦率地讲出来,以宣泄内心的愤怒。

  △自我解脱:当怒火焚烧时,可采取制怒术,使自己成为情绪的主人。在发怒前,最好先扪心自问:发怒有无道理?发怒后有何后果?有无其它方式可以替代发怒?这样就可以使自己变得冷静起来。

  4.冷静分析法:遇到挫折后要进行冷静的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各方面找出自己受挫的原因,然后再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要正确面对社会现实:看待社会不能过于理想化,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社会的公平性,而应正视社会,承认差别,努力去缩小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要正确看待自己:遇到挫折,应先从主观方面去寻找原因,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应该确立一种自强、自信、自立的心态。只有这样,人的心理才不会出现失衡的现象,也不会产生那种心神不宁、无所适从的感觉。

  △自我鼓励:要有辨证的挫折观,要学会激励自己。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挫折,“自古雄才多磨难”,重要的是如何战胜挫折,并勇敢地从逆境中走出来。

  5.自我发泄:消除不良情绪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发泄,切忌把不良的情绪隐藏于心底。当受到挫折或心中郁闷时,你可以到野外或在不妨害社会和他人的场所尽情地大喊大叫或大哭大笑,还可以找一些事物作为自己发泄的对象,如:把布人当成自己不满的对象来拳打脚踢等。其它的宣泄方式还包括谈心、写日记等。

  6.自我美化:自我美化是指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自我美化往往采用下面几种方式:

  △向下的社会比较:当你为了弄清自己在群体中的价值位置,而既定的自我价值目标又落空时,如果与比自己强的(向上的)人做比较就可能会极大地挫伤自己的自尊心。而如果你进行向下的社会比较,就可以避免自己的自信心降低和妒忌心增强。

  △有选择地接受反馈信息:当行为结果的评价性反馈有损于自己的自尊心时,你可以有选择地接受反馈信息。如:当比赛失败时,你可以这样认为:“这是一次不公平的竞争。”

  △缺陷补偿:人们在充当社会角色时,不可能事事成功,当自我角色目标失败时,便可对相关的社会角色的重要性做重新的评价,以此进行自我定义,补偿自己的角色缺陷。如:一个恋爱不成功者可以这样认为:“工作对我来说比恋爱更重要。”缺陷补偿可以增强人们在困境中的信心和“优势”,有助于人们顺利地度过困境。

  △自我照顾归因:归因是指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论。这种方法是通过强调人们对积极的、合乎期望的好结果的作用,推卸对消极的、不合乎期望的坏结果的责任来保护自尊。如:可将考试失败归因于试题难度和考场上的运气等。

(责任)

  一、人体对酒精的代谢

  人体对酒的代谢动力学指人体对酒的作用,主要研究酒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酒(乙醇)易在小肠吸收,在肝脏经乙醇脱氢酶氧化为乙醛,再经乙醛脱氢酶氧化为乙酸,最后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体内的酒精 90%被氧化, 10%经呼吸与肾脏排泄。60公斤重的人平均每小时氧化酒精约10g。

  二、酒精对人体的作用

  酒精的中枢作用可分三阶段:①皮层下释放:健谈、控制情感能力下降、情感高涨到欣快、轻度行为障碍;②皮层下释放到中枢抑制:自我控制能力明显降低,讲话随便、动作精确性差,步态不稳;③中枢抑制:深睡到昏迷, 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死亡。 慢性酒中毒病人每日饮酒常超过150g纯酒(约40度白酒400g,或15度葡萄酒 1000g,或 5%啤酒 3000g)。当血中乙醇浓度达到 50mg%时可有欣快,话多:从50mg%到80mg%的过程,逐渐由兴奋转向抑制,血浓度达到150mg%为浓度过高,到300mg%引起明显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WHO定义过量饮酒(酗酒)为一次饮酒超过12单位,1单位酒精约为 10g。12单位酒精,接近50度白酒250g(半斤)。

  三、个体因素

  1.遗传:家系研究发现嗜酒者子女的酒精中毒发生率较不嗜酒者的子女高4—5倍。家系嗜酒史阳性的其他成员酗酒行为特征为:①酒精中毒发生年龄早,约20岁左右;②酒精中毒表现严重,常需医学处理;⑨酒精中毒的发生率高,而其他精神障碍发生率并不高。双生子研究发现酒精中毒的同病率,单卵双生明显高于双卵双生,并且酒精中毒越严重这一差别也越大;寄养子研究发现后代嗜酒与血缘父母嗜酒关系密切,而与寄养父母嗜酒关系不密切。

  2.生化:东方人如中国、日本、越南,印尼人,因缺少乙醛脱氢酶,饮酒易引起乙醛在体内积聚,释放出胺类物质,产生血管扩张、脸红、头痛、头晕、嗜睡、呕吐,和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

  3.心理因素

  有人指出嗜酒者病前人格特征常为:被动、依赖、自我中心、易生闷气、缺乏自尊心、对人疏远,有反社会倾向。而嗜酒者中反社会人格可高达 50%。人类饮酒的目的之一是借酒浇愁,饮酒可缓解现实困难和心理矛盾引起的焦虑。

(实习)

  心因性精神障碍的发病原因主要与以下三方面因素有关。

  (1)

  精神因素:在现实生活环境中如遇到急剧或持久的精神创伤或生活事件可使某些个体产生一系列精神症状。这些心理社会因素是引起心因性精神障碍主要的原因。

  (2)

  个性特征:人格特点也可以说是个体易感素质。我们知道并非所有受到严重刺激的人都出现精神症状,说明个体的人格特点或易感素质起一定作用。人格特点是如何起作用的呢?这主要表现在个体对刺激的认识、态度以及个体对事物的体验和采取的行为方法;同时个体对精神刺激的耐受性和感受性如何。这些均与个体的个性特点、易感素质、神经类型甚至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3)躯体状况:如果病人躯体健康状况不佳,有慢性疾病或智能低下者,由于这时处在大脑机能状态消弱的情况下,或对精神刺激因素的耐受性和感受性有下降的情况下,容易患此病。

(实习)

  依赖型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人格障碍,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DSM-VI)中将依赖型人格的特征定义为:

  1.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之前,对日常事物不能作出决策。

  2.无助感,让别人为自己作大多数的重要决定,如在何处生活,该选择什么职业等。

  3.被遗弃感。明知他人错了,也随声附和,因这害怕被别人遗弃。

  4.无独立性,很难单独展开计划或做事。

  5.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

  6.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或竭尽全力以逃避孤独。

  7.当亲密的关系中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

  8.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所折磨。

  9.很容易因未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

  只要满足上述特征中的五项,即可诊断为依赖型人格。

  依赖型人格对亲近与归属有过分的渴求,这种渴求是强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与真实的感情无关。依赖型人格的人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趣味、人生观,只要他能找到一座靠山,时刻得到别人对他的温情就心满意足了。依赖型人格的这种处世方式使得他越来越懒情、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由于处处委屈求全,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压抑感。这种压抑感阻止着自己干点什么或有什么个人爱好。

(实习)

  问:我是一位上大学的女生,今年19岁,我真不该上大学,现在觉得一天也呆不下去。我是爸爸妈妈的独生女,我在上大学前,一切事都是爸爸妈妈照料,甚至连衣服鞋袜都不用自己洗。进大学后,非常想念自己的家,对大学的生活很不适应,我经常做梦,梦中常梦到自己的爸妈,醒来后常常暗自流泪。为此,我力求使自己快乐起来,强迫自己忘掉家中的温馨幸福,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但无论如何,我眼前总是浮现出父母以及家乡同学的身影。我真不知道自己现在该怎么办?

  答:根据你简单的叙述,你有可能是一位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依赖型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人格障碍,它的主要特征是:无主见、无助感、被遗弃感、无独立感、过度容忍、害怕孤独、难以接受分离、易受伤害等。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产生源于人的自身发展的早期。幼年时期儿童离开父母难以生存,在儿童印象中保护他、养育他、满足他一切需要的父母是万能的,必须依赖他们,总怕失去了父母这个保护神。这时如果父母过分地溺爱,鼓励子女依赖父母,不让他们有自主和自立的机会,久而久之,在子女的心目中就会产生对父母或权威的依赖心理,成年以后仍然不能做主。此类患者缺乏自信心,总是依靠他人来做决定,终身不能承担起选择和完成各项任务及工作的责任,形成依赖型人格。另外,对子女关心的太少,或子女受到遗弃或遭受挫折等,也会导致儿童的依赖性,例如孩子从小受到母亲的遗弃或成人对儿童的过分依赖性过多、过分地苛刻、指责,都会导致儿童的过分依赖性。尤其是父母开始用粗暴拒绝的态度对待孩子的依赖要求,经不起孩子的『纠缠』又屈从孩子过分依赖的要求;或者是儿童在表示依赖的要求以后,再搂抱或亲吻孩子,这种对孩子的态度,无疑会起到鼓励和强化的作用,这也是依赖型人格产生的原因。

  依赖型人格形成以后,怎样去改变呢?就你来说,首先对自己所产生的这种原因要充分的了解,入学后要重新认识新环境,适应新生活,确立新目标,塑造新自我。俗话说:没有享不了的福,也没有吃不了的苦,每到一个新环境,一定要『从头再来』,同时要自觉地培养锻炼自己自立自强、独立生活的意识。其次,收集本地有关自然风貌和人文地理的有关资料,激发寻找异地、异乡、异校的优势和美感,培养热爱学校、热爱他乡的感情。第三是认识目前所学的专业,充分认识人纔的竞争,使自己产生紧迫感和责任感,第四是积极主动地扩大人际交往,融入寝室集体、班级集体中去,寻找新朋友,培养新感情。只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并有意识地进行改造,那么,依赖型人格就会慢慢地和自己.

(实习)

  A君主动找我要求进行一次心理咨询,我是未曾意料到的。他太太前些天找过我,说她怀疑丈夫有心理问题,恳请我看在多年朋友的份上,主动找A君做一次心理咨询。我当时很为难,心理咨询毕竟不是思想工作,可以随便、主动找人谈话和教育,心理咨询通常只有当求询者有求询愿望,并主动来求询时才能进行,即便是朋友,也不能贸然行事,否则岂不因“自作多情”而被人误解甚至怨恨?想不到A君今天主动找来了,开始我还以为是奉太太之命,谁知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大教授,你发表了那么多心理咨询的文章,今天我想请你为我做一次心理咨询。”A君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一副轻松自在的样子。

  “你也有心理问题?”因为相处比较随意,我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反问。

  “我不认为我有心理问题,可我太太老这样认为,你看我像有心理问题吗?”他无可奈何但又似乎有点苦涩地一笑。

  “那你是被迫来的了,是不是太太逼的?” .

  “不,我是瞒着她来的,我只想在你这儿证明我没有心理问题,然后再与她论理。”少顷,他又嘟囔了一句:“哪有那么多心理问题!”

  我“哦”了一声,看来他是赌气来的。他找我的目的,是想把我当作仲裁员,而不是真正想进行心理咨询,解决心理问题。我当然不能错过这次机会,既然他提到了心理问题,我就能顺竿而上,权当作我“主动”对他进行一次心理咨询吧。于是我问:“你太太为什么认为你有心理问题呢?”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因为我常常对她发脾气。我承认我脾气不好、个性强,可这与心理问题有什么相干?”他理直气壮地说,但也流露出些许委屈。

  我没有直接回答,只是问:“你每次发脾气是不是都有非发脾气不可的原因?”

  他愣了一下,然后说:“原因当然是有的,不过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值得吗?”

  “不值得,但当时就是控制不住,怒火一上来就非常强烈,我的脾气确实也太坏了。”他有些自责。

  A君意识到自己脾气太坏,说明他有内疚感。

  “事后你是不是很后悔?”我问。

  “对,很后悔。我太太脾气很好,可我却老对着她发脾气,确实很对不起她。”

  “但后悔并不能制止你下次照样发脾气,对不对?”

  “是啊,我也为此非常恨自己。”他低着头说,忽而又抬头问我:“你怎么知道?”

  我不置可否地笑笑,故意顾左右而言他:“你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容易发脾气的?”

  A君想也不想就说:“我一向如此,小时候就是这样的。”

  显然,A君自幼至今始终有着明显的人格偏离倾向,这种人格偏离已使他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易暴发愤怒情绪且难以自控,事后可有后悔感,但下次又会有突然的失控冲动,情绪反复无常,不可预测,尤其是在其行为受阻或受到批评、指责时,更容易引发不适当的怒火,即使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不顺心也会使其大发雷霆,但在发作间期是完全正常的人,甚至会给人一种非常通情达理,和蔼可亲的感觉,具有阵发性特点。严格地讲,这种显著的人格偏离表现,在我国精神疾病分类中属于“冲动型人格障碍”,而世界卫生组织则将其纳入“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美国将其纳入到“边缘型人格障碍”之中。

  但是,同许多人一样,由于缺乏心理健康知识,A君也没有认识到这是一种人格障碍,是众多心理疾病中的一种,而只是认为这仅仅是脾气不好、个性太强的表现,因而也从来不把它当作一回事,更不会把它当作心理疾病而引起注意和重视。A君的太大之所以怀疑丈夫有心理问题,就是因为太太隐约感到丈夫的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尤其是情绪上有着极为突出或显著的偏离,与常人不同且难以理喻。

  怎么同A君说呢?我思量再三,决定还是较为婉转地点穿为好,只有这样,才能引起A君的足够警惕,并通过有意的调适予以逐步矫正。

  “你有个性方面的心理问题。”A君既然认为脾气坏是个性使然,我就以此为切入口。

  “我承认我个性有问题,我的个性太强了。”他果然表示同意,在他看来,似乎这与他的感觉不谋而合。

  “也就是人格有问题,确切地说是人格偏离。”我不想用“人格障碍”这一刺耳的病名,用“人格偏离”稍为缓和一些,但实际上人格偏离只要达到一定程度,出现明显的社会适应不良就是人格障碍。

  “个性有问题就是人格有问题?人格有问题就是人格偏离?”他有些迷惑。

  “可以这样理解。你难道没有感觉到你的个性,特别是在愤怒情绪的发作与控制上与常人不同,你的人格特征明显偏离常人。”

  “这倒是事实,但这也算得上是心理问题?”

  我心想,这不仅是心理问题,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心理问题,而是心理障碍。但我没有这样说,只是点了点头。

  “那怎么办?能矫正过来吗?”显然,他开始重视起来,并且有些着急。

  由于对人格障碍的病因及其本质至今尚未明了,因而目前尚无根治的办法。但无论何种类型的人格障碍,只要有意识地持之以恒地进行自我调适,再配以亲人朋友等的协助,通常都可以随着时间的推延而日趋缓和。对A君来说,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人格缺陷,领悟其动辄暴怒和其他冲动行为系显著人格偏离,且属于冲动型人格障碍,而非天生个性使然,以增强其矫治意识和自控意识。这一点实际上我已明确地告诉了他,只不过没有使用“人格障碍”一词,目的在于不使他过分焦虑和紧张。事实上他已认可了这一判断。

  在这个基础上,我又进一步启发A君在情绪冲动暴发的瞬间,通过迅速切断即将发生的失控冲动情绪与引起其发生的先行事件(即微小的但却能引发愤怒情绪的刺激性事件)的联系,以消除精神刺激,防止暴怒甚至暴行。例如,迅速离开引起精神刺激的先行事件的现场,去从事别的活动,如果暂时无法迅速离开先行事件现场,则可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具有雅量的谦谦君子,完全不去理会先行事件的刺激,不要为此动气而有失君子风度。当然,平时也可用“小不忍则乱大谋”、“凡事都要心平气和”等作为座右铭,时时提醒自己、鼓励自己,以逐步提高情绪控制能力。

  与此同时,我也与A君的太太取得了联系,要求她尽量少刺激或不刺激A君,努力满足A君合理的或者可以理解的要求,在细小事情上对A君忍让。

  我相信,只要A君在每次暴怒发作时能意识到这是一种病态人格,并积极、自觉地主动控制情绪,换个角度考虑引发其暴怒情绪的刺激性事件在某种意义上的可理解性,以使自己逐渐心平气和,同时A君太太也应予以配合,尽量减少刺激性事件的出现,那么,A君的冲动型人格障碍就一定能逐渐缓解甚至消除。

  果然不出所料,经过多次咨询,几个月后,电话里传来了A君兴奋的声音:“我现在真的很少发脾气了,偶尔发脾气也能很快意识到并能控制住,与以前相比,只能算是小脾气。现在想想,如果不是太太怀疑我有心理问题,我还真一直把它当作是通常的脾气坏、个性强呢!”

  是啊,如果那些动辄暴怒,事后后悔,下次又复故我,具有明显社会功能损害,且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冲动型人格障碍患者都能跳出“脾气坏、个性强”的认识误区,进而有意识地主动调控自己的异常愤怒情绪,那该有多好!他们的生活质量该有多大的改善和提高啊!

(实习)

  我老觉得自己的心理有问题,大部分时间里,感到和任何人讲话都不自然(特别是异性)。有时候,在公交车上,如果我身边站着一个年龄与我相仿的男孩,我眼角的余光会不由自主地盯着他,并且引起他的不自然。有时连看到漂亮的同性我也会这样。当我坐在办公室里打字时,我的眼睛虽然盯着屏幕,但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偷偷打量旁边的人,常常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我在公司里的人际关系也不是很好,同事们老认为我是一个难以亲近的人。带我的师傅跟我相处了两年,我对他却没有一点熟悉的感觉。

  其实,我也会跟一些谈得来的朋友讲讲工作、生活上不如意的地方,甚至别人认为很隐秘的东西我也会对她们说,但是大家仍旧没有交心的感觉。常常当朋友们谈到一件兴致勃勃的事时,而我却都无动于衷,有时只是咧着嘴傻笑,我想她们肯定认为我这个人很无趣。有时候,当朋友们讲话时,我会感觉恍恍惚惚,脑子里想着另外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而且这种情况经常发生。还有,每当我和朋友、客户一起吃饭时,老是觉得浑身不舒服,常常动来动去,试图让自己看起来自然一点,夹菜时手都有点儿颤,常会夹到中途就掉了或者碰倒东西,时间长了,别人认为我这人很没礼貌。

  我每天都想着自己要在别人面前留点好印象,但结果却是相反的。难道我这一辈子都要这么过下去吗?现在,我的工作、生活都一团糟,我认为自己一点出息都没有,好几次想拔打心理热线或找心理医生求助,但都怕不安全。

  请问专家,我到底该怎么办呢?

  一位无助的读者 小薇

  小薇读者:

  你的来信提示你有一定的人格障碍和轻微的强迫倾向,这使你在和别人在交往时,出现意识的不连贯,表情的不自然。故容易被别人认为不真诚,从而很难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产生这种问题的人格基础是:敏感、自我意识较强、很在乎别人的评价以及追求完美。

  每个人的自我意识都建立在自我评价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自己对别人评价的基础之上。如果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并过于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就成了不良心态的根源。目前,针对此类心理问题,一般采用“森田疗法”(其核心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8个字)进行调整,具体做法有以下要点:

  1.做自己该做的事。如果不先跳入水中,就永远学不会游泳。同样的道理,心理疾病患者无论感到多么痛苦,但首先必须忍受痛苦,投入到实际生活中。只有在忍受痛苦的同时,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才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自信。

  2.正视和接受现实。心理疾病患者对自己的理想和欲望,往往扩展到完全不可能的范围,因此才感到痛苦和恐惧。如果感到痛苦,就暂且忍受痛苦的折磨;如果感到恐惧,也暂时维持恐惧状态。要明白心理疾病的症状并无特殊,是平常的体验,不应回避,而应该敢于正视和接受事实。当你从这种痛苦的体验中醒悟过来时,一条崭新的道路会展现在你的面前。

  3.学习和工作是转移注意力的最佳途经。当学习或工作中头脑出现杂念时,不妨带着杂念坚持学习或工作,这样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或工作上。相反,如果奋力抗拒,企图不让杂念出现,这实际上是把注意集中到杂念上,会更加意识到杂念的存在。

  4.保持充实的生活。

  5.不要发牢骚。

  6.不要对自己期望过高。过高的自我期望,容易使自己陷入“完善的理想”与“不完善的现实”的矛盾之中。

  7.在行动中建立自信,不要在犹豫中渴望自信。

(实习)

  1.外表迷人,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智力水平。初次相识给人很好的印象,能帮助别人消除忧烦、解决困难。

  2.没有通常被认为是精神病症状的非理性和其他表现,没有幻觉、妄想和其他思维障碍。

  3.没有神经症性焦虑;对一般人心神不宁的情绪感觉不敏感。

  4.他们是不可靠的人,对朋友无信义,对妻子(丈夫)不忠实。

  5.对事情不论大小,都无责任感。

  6.无后悔之心,也无羞耻之感。

  7.有反社会行为但缺乏契合的动机;叙述事实真相时态度随便,即使谎言将被识破也是泰然自若。

  8.判别能力差,常常不能吃一堑长一智。

  9.病态的自我中心,自私,心理发育不成熟,没有爱和依恋能力。

  10.麻木不仁,对重要事件的情感反应淡漠。

  11.缺乏真正的洞察力,不能自知问题的性质。

  12.对一般的人际关系无反应。

  13.做出幻想性的或使人讨厌的行为。对他人给予的关心和善意无动于衷。

  14.无真正企图自杀的历史。

  15.性生活轻浮、随便、方式与对象都与本人不相称。有性顺应障碍。

  16.生活无计划,除了老是和自己过不去外,没有任何生活规律,没有稳定的生活目的。他们的犯罪行为也是突然进发的,而不是在严密计划和准备下进行的。

(实习)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将癔症型人格障碍的症状诊断标准定为,患者至少具有下述项目中的三项症状:

  1.表情夸张像演戏一样,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肤浅。

  2.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

  3.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要或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或强烈不满。

  4.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波动。

  5.寻求刺激,过多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6.需要别人经常注意,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者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他人。

  7.情感反应强烈易变,完全按个人的情感判断好坏。

  8.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缺乏具体的真实细节,难以核对。

  一般来讲,此类型的人格障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逐渐成熟而症状减轻。但这不能保证可以不治而愈,在应激状态下还有可能发生癔病症状。

(实习)

  一、人体对酒精的代谢

  人体对酒的代谢动力学指人体对酒的作用,主要研究酒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酒(乙醇)易在小肠吸收,在肝脏经乙醇脱氢酶氧化为乙醛,再经乙醛脱氢酶氧化为乙酸,最后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体内的酒精 90%被氧化, 10%经呼吸与肾脏排泄。60公斤重的人平均每小时氧化酒精约10g。

  二、酒精对人体的作用

  酒精的中枢作用可分三阶段:①皮层下释放:健谈、控制情感能力下降、情感高涨到欣快、轻度行为障碍;②皮层下释放到中枢抑制:自我控制能力明显降低,讲话随便、动作精确性差,步态不稳;③中枢抑制:深睡到昏迷, 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死亡。 慢性酒中毒病人每日饮酒常超过150g纯酒(约40度白酒400g,或15度葡萄酒 1000g,或 5%啤酒 3000g)。当血中乙醇浓度达到 50mg%时可有欣快,话多:从50mg%到80mg%的过程,逐渐由兴奋转向抑制,血浓度达到150mg%为浓度过高,到300mg%引起明显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WHO定义过量饮酒(酗酒)为一次饮酒超过12单位,1单位酒精约为 10g。12单位酒精,接近50度白酒250g(半斤)。

  三、个体因素

  1.遗传:家系研究发现嗜酒者子女的酒精中毒发生率较不嗜酒者的子女高4—5倍。家系嗜酒史阳性的其他成员酗酒行为特征为:①酒精中毒发生年龄早,约20岁左右;②酒精中毒表现严重,常需医学处理;⑨酒精中毒的发生率高,而其他精神障碍发生率并不高。双生子研究发现酒精中毒的同病率,单卵双生明显高于双卵双生,并且酒精中毒越严重这一差别也越大;寄养子研究发现后代嗜酒与血缘父母嗜酒关系密切,而与寄养父母嗜酒关系不密切。

  2.生化:东方人如中国、日本、越南,印尼人,因缺少乙醛脱氢酶,饮酒易引起乙醛在体内积聚,释放出胺类物质,产生血管扩张、脸红、头痛、头晕、嗜睡、呕吐,和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

  3.心理因素

  有人指出嗜酒者病前人格特征常为:被动、依赖、自我中心、易生闷气、缺乏自尊心、对人疏远,有反社会倾向。而嗜酒者中反社会人格可高达 50%。人类饮酒的目的之一是借酒浇愁,饮酒可缓解现实困难和心理矛盾引起的焦虑。

(实习)

  心因性精神障碍的发病原因主要与以下三方面因素有关。

  (1)

  精神因素:在现实生活环境中如遇到急剧或持久的精神创伤或生活事件可使某些个体产生一系列精神症状。这些心理社会因素是引起心因性精神障碍主要的原因。

  (2)

  个性特征:人格特点也可以说是个体易感素质。我们知道并非所有受到严重刺激的人都出现精神症状,说明个体的人格特点或易感素质起一定作用。人格特点是如何起作用的呢?这主要表现在个体对刺激的认识、态度以及个体对事物的体验和采取的行为方法;同时个体对精神刺激的耐受性和感受性如何。这些均与个体的个性特点、易感素质、神经类型甚至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3)躯体状况:如果病人躯体健康状况不佳,有慢性疾病或智能低下者,由于这时处在大脑机能状态消弱的情况下,或对精神刺激因素的耐受性和感受性有下降的情况下,容易患此病。

(实习)

  某女,27岁,汉族,已婚,大专文化,银行会计。因首次缓起失眠、缺乏情感体验3个月于1993年1月5日入院。

  病人于1993年10月7日顺产一女婴后出现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中易醒转。至10月底病人表现少语,表情呆板,一反以往对亲人关怀备至的常态,对家人面无表情,对来访亲友,视若无睹,不知接待,不打招呼。对自己刚生下来的婴儿亦不知如何关心照料,似与自己毫无关系,曾对家人说觉得自己的孩子不是自己的孩子,但又知道孩子是自己生的,孩子哭时,她不会逗孩子,似与自己无关。至11月中旬,病人病情加重,变得少语懒动,家里来客时,一人独坐一边而不与客人说话,对丈夫的关怀问候,不能报以相应的情感反应。自诉没有冷热、饥饿之感觉,无时间、睡眠的概念,自己已失去了任何情感体验,亦不能感觉到自己四肢、内脏、脑子的存在。家人吩咐她做事,病人觉得自己的动作像是别人的,像一个受人操纵的机器人一样。家族中两系三代无精神疾病及遗传病史。入院躯体及神经系统查无往何异常发现。

  实验室资料: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糖、T3、T4、PRL正常、脑MRI正常。

  本病例有以下特征:

  1. 青年女性,顺产后首次起病。

  2. 病人的主要表现为缺乏情感体验,缺乏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感受,病人能很好地把握自身及现实,只是体验不到,并非歪

  曲理解,是典型的人格解体和现实解体而非人格转换。病人能认识到自己还是自己,只是体会不到自己的感情、行为及精神活动。认为现实是客观存在的,只是觉得外界不真实。

  3. 病人意识清晰,交谈有条理,求治心切,自知力存在。

  4. 病人无幻觉、妄想,无思维联想、连贯性和逻辑方面的异常,无明显异常行为,有轻度抑郁焦虑体验。

  5. 躯体神经系统检查及试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

  本例诊断:其他神经症 (人格解体神经症)

  人格解体可出现于多种躯体和精神疾病之中,如癫痛、脑肿瘤、低血糖、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疑病症、抑郁性神经症、强迫症、恐怖症等。此病人是以人格解体这类异常体验为主症,单独出现,持久存在,引起病人苦恼故应诊断为“人格解体神经症”。

(实习)

  具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其行为反应模式有下述特点:

  (1)活泼好动,性格外向,不甘寂寞。例如,在人多的场合,愿意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

  (2)与他人交往时感情用事,感情胜过理智。

  (3)这些人常常奇装异服,在服装上追时髦,“赶新潮”,目的是吸引别人对自己身体的注意。

  (4)这些人具有表演才能,他们平时与人接触交往,就像一位戏剧赏在舞台上演戏一样,表情丰富,谈话内容过分夸张。

  (5)自我中心,在人际交往中只考虑自己的需求,丝毫不考虑别人当时的实际情况,为此常常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6)对人际关系的亲密性看得超过实际情况。例如,主动自己有很多知心朋友,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只能说这是他的一厢情愿而已。

  (7)在人际关系受挫折或应激情况下,较易产生自伤或自杀行为。其自伤行为一般程度较轻,常常只是表皮划伤等,较少见伤及深部的血管和神经,带有表演性。

  (8)暗示性增强,很容易接受他人或周围情景的影响,这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冷静分析的头脑有一定关系。

  据有些专家学者的意见,以上8项只要有5项,就可确定表演型人格障碍诊断,所具有的项目数越多,人格障碍程度就越严重。

  表演型人格障碍与其他类型的人格障碍一样,有些人在童年、少年时就有上述某些表现,有些人则开始于成年早期,但要到18周岁以后临床上才能做出人格障碍的诊断。表演型人格障碍一旦形成,目前的治疗方法很难将其彻底改变。但经较长时间的心理治疗,对改善紧张的人际关系,是有一定效果的。

(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