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老年人,但是到底是老年人。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规定,我国60岁以上为老年人。但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同是花甲之人,善却相差悬殊:有的身体健康,有的疾病缠身;有的暮气沉沉;有的老当益壮,有的未老先衰;有壮大心不已,有的万念俱灰。显然简单的从年龄或表面现象来划分老年人是很不科学的。下面来认识一下什么是老年人吧!
根据年代年龄确定老年人
所谓年代年龄,也就是出生年龄,是指个体离开母体后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西方国家把45—64岁称为初老期,65—89岁称为老年期,90岁以上称为老寿期。发展中国家规定男子55岁,女子50岁为老年期限。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规定45—59岁为初老期,60—79岁为老年期限,80岁以上为长寿期。
根据生理年龄来确定老年人
所谓生理年龄就是指以个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生理状态、生理功能以及反应这些状态和功能的生理指标确定的个体年龄。生理年龄可分为四个时期:出生至19岁为生长发育期,20—39岁为成熟期,40—59岁为衰老前期。60内部以上为衰老期。所以,生理年龄60岁以上的人被认为是老年人。但生理年龄和年代年龄的含义是不同的,往往也是不同步的。生理年龄的测定主要采用血压、呼吸量、视觉、听觉、血液、握力、皮肤弹性等多项生理指标来决定。
根据心理年龄来确定老年人
所谓心理年龄是根据个体心理学活动的程度来确定的个体年龄。心理年龄是以意识和个性为其主要测量内容。心理年龄分为3个时期:出生至19岁为未成熟期,20—59岁为成熟期,60岁以上为衰老期。心理年龄60岁以上的人被认为是老年人。心理年龄和年代年龄的含义是不一样的,也是不同步的。如年代年龄60岁的人,他的心理年龄可能只有四、五十岁。
根据社会年龄来确定老年人
所谓社会年龄是根据一个人在与其他人交往的角色作用来确定的个体年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越高,起的作用越大,社会年龄就越成熟。
综上所述,年代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年代年龄受之父母,不可改变,但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却可以通过身心锻炼、个人努力加以改变,推迟衰老,弥补其不足。因此,一个人是否衰老,不能单纯看出生年龄,还要看生理年龄,尤其是心理年龄,人的心理状态对生活有很强的反作用力。所以老年人只要加强锻炼,不仅能使身体健康,而且能在心理上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