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GLU)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检定的血糖值,为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反应胰岛β细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3.89~6.1mmol/L。
正常人的 空腹血糖值为3.89~6.1mmol/L,如大于6.1mmol/L而小于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如两次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考虑糖尿病,建议复查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如果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可确诊糖尿病。如血糖低于2.8mmol/L,临床产生相应的症状称为“低血糖”。
正常人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7.8mmol/L,又小于11.1mmol/L,为糖耐量减低。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考虑为糖尿病(需另一天再试)。(排除应激状态外,如感染、外伤)。这时就要正规治疗。
空腹血糖可反映胰岛功能,是临床上常用的一个指标。糖尿病患者测空腹血糖前,要保让从前一日三餐后至次日清晨做检查时,空腹8~12小时,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防止 睡眠不足,避免前一日进食过多,或测空腹血糖前情绪激动、过于剧烈的活动等。因为,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血糖升高。检查时间最好在清晨6~8时,超过10时以后的“超空腹”状态也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可靠程度。
根据人体血糖的变化规律,凌晨3:00血糖值为最低(一般不应低于3.8mmol/L),然后血糖逐渐升高。胰岛素分泌正常的人,血糖值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素水平较低,人体早晨又可以分泌多种升高血糖的激素,如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等,这些激素在早晨8时左右会有一个分泌高峰,因而8时以后的血糖可能有升高的情况,而在凌晨这些激素呈低分泌状态。一般测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时~8时取血,8时以后血糖值会越来越高,不能真实反映治疗效果。
有些患者主要表现餐后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正常,因此需测餐后血糖才能真正了解病情。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是全时间的,即不但空腹血糖要达标,而且餐后血糖亦应降至一定水平。
空腹血糖受损
服糖后2小时血糖正常<7.0mmol/L(<140mg/dl)。
而空腹血糖高于正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水平,即≥6.1mmol/L(≥110mg/dl)但<7.0mmol/L(<126mg/dl)。
空腹血糖受损也是从正常过渡到糖尿病的一个过渡阶段,在这阶段,患者如果注意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也许还可加一些口服降糖药)的话,血糖有可能逐渐变为正常。否则的话,也有可能发展成为糖尿病。
糖耐量低减和空腹血糖受损者约有1/3在几年后发展成糖尿病,有1/3维持不变,另外1/3转为正常。因此,这些人也应该经常检查,并且积极预防。
预防及治疗
1、控制饮食,减少总热量。吃低脂肪、低糖、低盐、高纤维素饮食。可以降低血糖的食物有苦荞麦、南瓜、芹菜、冬瓜、竹笋、 木耳、蘑菇、洋葱、胡萝卜等。吃白肉(鱼鸭鸡肉)比红肉(猪牛羊肉)好,粗细粮要搭配。先吃菜后吃饭,血糖可减半,先吃饭后吃菜,血糖要翻番。
2、合理运动,减轻体重,消除将军肚很重要。坚持锻炼,每周至少5次,每次30分钟。如快走、慢跑、打门球、太极拳、太极剑、骑自行车、登楼梯、爬山坡等。
3、要有好心情。人遇到焦虑、忧愁、悲伤、愤怒、紧张时,可使血糖上升。若生活环境稳定,精神愉悦,笑口常开,血糖就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