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哭是婴儿正常成长发育行为,仅极小部分因病症引发。3月龄以内婴儿约有70%以上平均每天要啼哭两个半小时,9月龄以内婴儿的啼哭往往是随意的。父母大可不必焦虑不安,更不可采取用力摇动等不恰当方法阻止。
切莫用不当方法阻止婴儿啼哭
根据大会报告,过去30年,儿科专家开展了大量有关婴儿啼哭的研究。发现婴儿在出生之前就开始练习啼哭,婴儿在出生的头几个星期啼哭频率都会稳步增加,出生两个月时是婴儿啼哭发生的高峰期,到3个月至4个月以后啼哭会有不同程度减少。
啼哭可谓新生儿为适应子宫外陌生环境的自我调整。婴儿啼哭中会有很小部分存在腹部绞痛,临床上将一周3天中超过3个小时且持续3周以上啼哭诊断为患有绞痛。而在诊断为腹部绞痛的婴儿中,真正有器质性病变的仅占5%。婴儿器质性病变的啼哭一般发生较晚(约在3个月大时),特别是在开始吃牛奶代替品后,啼哭持续超过4个月,并且伴有其他症状。
针对婴儿啼哭,父母首先要注意查看孩子有无尿布浸湿、饥饿、不满或疼痛,然后根据哭声判断原因给予相应处理,并可以尝试安慰,如抱起婴儿,轻轻拍打其臀部及腰部,对其说话或唱歌。
一定切忌剧烈摇动婴儿,避免发生“摇动婴儿综合征”而导致婴儿出现诸如急性脑炎、脑部硬膜出血、脑水肿、视网膜出血或破裂等严重问题。
相关阅读:
婴儿胎记形成原因是什么? 会不会遗传?
婴儿需要天天洗澡吗? 需要看情况!
婴儿湿巾该如何选择?一定要看好这些
抱婴儿时听到脊椎骨响怎么回事? 会对婴儿有影响吗?
婴儿多久游泳一次比较好呢? 婴儿游泳的好处是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