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一判决是对遇害同胞在天之灵的告慰,也将正义得偿;把司法保护延伸到境外中国公民之处,使他们也能感受到中国法律的尊严和力量。昨日,记者从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湄公河“10•5”案四名罪犯糯...
拉肚子是最常见的病,也是春季较多的疾病。腹泻患者应找准原因对症下药,不要盲目的诊治,尤其使用抗生素要谨慎,服药前一定要看说明书。引起腹泻原因有很多,但饮食不卫生、冷饮和甜食混在一起吃是引发腹泻的最多原因,希望腹泻...
25日,朱先生一觉醒来左眼一抹黑,到医院检查后,原来是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引起眼睛暂时失明。据称,致病的原因是他对着手机玩了一夜“找你妹”。“找你妹”是一款手机游戏,需要玩家集中注意力从图片中找出不同之处。朱先生说...
农业部昨天下午通报,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山阁镇东辉猪场发生生猪A型口蹄疫疫情。记者从省农业厅了解到,本次疫情发病猪88头,扑杀并无害化处理948头,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到目前为止,全省未接到新的疫情报告。据了解,2月18日,...
针对有媒体关于湖南镉超标大米通过深圳粮食集团流入广东市场的报道,2月28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应称,2012年深圳市场监管局对1363批次抽检中发现的4批次镉超标大米已查处并退市。目前专项抽检工作已紧急启动,重点检测...
昨天,南京市卖芝麻糊的杨师傅,在尝完顾客退回的黑芝麻糊后不幸中毒身亡,同邻的两个摊主也中毒住院。据了解,事发当日,杨老板的熟客带来两罐2月25日买的黑芝麻糊,声称吃完后嘴麻,杨老板吃了两三勺,和他相邻做生意的两个女菜贩...
近日,网友“苹果新闻”发布的微博说:“科学研究:从健康男子收集精液样本,把其放在接收WiFi上网的计算机旁4小时后发现,精液竟然“熟”了,部分更出现DNA受损的情况!无线上网期间散发的电磁辐射正是“杀精”的元凶!。此条微博在...
煮元宵也是个技术活,那么在煮的时候要注意哪些呢?1、开水下水烧开后,把元宵放入锅内,用勺子轻轻推开,让其旋转几周不粘锅壁。2、慢水煮待元宵浮起后,迅速改用慢火。否则,元宵不断翻滚,外熟内硬不好吃。3、点冷水煮的过程中,每...
由于汤圆、元宵都是由糯米制成,而且馅的油脂高,在食用时选择合适的搭配菜品就显得很重要。一般配菜要清淡,减少炒菜,多选凉拌、清炖、清炒和蒸煮等烹调方法,尽量控制一天中的总脂肪数量。至于红烧肉、酥点、油炸食品之类油...
元宵节吃元宵汤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因为人们的体质不同,很多人因为一些糖尿病,胃病等对一些食物是需要禁忌的,所以有些人可能并不宜多吃汤圆。糖尿病患者:元宵含糖量较高,患者若贪图口福,可使血糖急剧升高,不仅会加重病情,还...
今天是元宵节,各式各样的元宵也上了大家的餐桌。那么怎样才能吃出一个健康快乐的元宵节呢?就让春雨给您一些建议吧~(查看文章详情请点击每段小标题)元宵口味健康小PK在选择元宵的口味时,也有所讲究,不能一味地以味觉来判断,...
Q:怎样吃花生才安全有益?首先,要将外观呈黄绿色的花生剔除,然后用流动水浸泡、漂洗,再用净水煮熟花生,滤去水而食之。黄曲霉菌毒素有水溶性,经过漂洗、水煮,花生所污染的黄曲霉菌毒素基本上溶到了水里,吃煮熟的花生就较为安全...
昨日元宵节,在不利的气象扩散条件下,京城再现严重雾霾天。白天全市大部分地区为重度污染,南部地区出现严重污染,尽管气象及环保部门均已发布建议,雾霾气象条件下不适宜燃放烟花爆竹,呼吁市民减少燃放。但傍晚烟花炮竹渐次响...
世界卫生组织(WHO)1月31日发布一份新的食盐摄取指南,建议成年人每日钠元素摄取量应低于2000毫克,即相当于食盐摄取量不超过5克。该组织同时建议人们在日常饮食中多吃富含钾元素的食物。专家称,这是因为若摄入过多钠元素,而...
24岁的小李是第一次当妈妈,在怀孕24周的时候在老公的陪伴下来到南京同仁医院做四维检查,结果却被通知胎儿是个无脑儿。事后小李的丈夫告诉医生,平时没有什么不良习惯,夫妻俩也很健康,就是小李平时喜欢去棋牌室打麻将,可能是...
Q:刚刚过去的春节是一个相亲的狂欢季啊,我也参加了不少,但是都没有成功的。哥年纪也不小了,其实还有有些着急。可有妙招?相亲是门大学问,小编就从三个方面支支招!第一,穿着上,一定别穿新衣服!因为面试和相亲时,是最不适宜穿新衣...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公布了第28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醒公众服用镇静催眠药可能引起梦游症等异常睡眠行为。国家药监局指出,镇静催眠药引发的异常睡眠行为主要包括睡行症(即梦游症)、梦驾症(服用镇静催眠药...
Q:指甲周围为何会长倒刺?指甲周围的倒刺,医学上叫“逆剥”,是一种常见的甲周皮肤问题。它是由角质层过于干燥而发生分离导致的,劳动、球类体育活动、洗衣服是多数倒刺产生的诱因。角质层是皮肤最表层的一层薄薄的“死皮”...
近日,第一届罕见病学术大会在京召开,会议报告称,我国罕见病患者近千万,他们面临着高误诊高漏诊、用药难用药贵的困境。据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丁洁介绍,罕见病症状涉及血液、骨科、神经、呼吸、重症等多学科,确诊非常...
编者按:国家秘密,似乎是拒绝公开的“万能句”。遮掩只会让人猜测,信息公开才能稳定民心。非典疫情初期和PM2.5引发关注时,都曾是不能言说的秘密,但是说开了天也没塌。昨天,黄乐平等3名律师致函国土资源部,申请公开全国2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