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肌缩短术
  • 就诊科室:眼科
  • 手术方式:开刀
  • 手术部位:头部
  • 手术次数:1次
  • 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 手术时长:3-5小时/次
  • 住院治疗:需要
  • 恢复时间:1个月以内
参考价格:医院级别不同,收费不同,一般三甲医院收费为5000-10000元
治疗疾病:
适应症

1、内直肌缩短术 适用于外斜视,特别是辐辏不足或分开过强的病例。系将内直肌切除一部分肌腱及肌肉,然后再缝于原附着点,以增强内直肌的力量。效果可靠,为普遍采用的手术方法。

2、外直肌缩短术 适用于内斜视,特别是分开不足的内斜视。

禁忌症

拟行手术的肌肉已完全麻痹,肌肉软弱无力,毫无弹性时则缩短无实际意义。

手术步骤

1、球结膜切口:应用上述角膜缘切口方法,分离球结膜与眼球筋膜的联系。

2、在内直肌附着点之上及下缘外2mm处,用剪刀将眼球筋膜各剪开一小孔直达巩膜。要充分暴露巩膜。并用剪刀伸入小孔,轻顶巩膜,沿内直肌走向,向后分离眼肌两侧筋膜与巩膜的联系。

3、以斜视钩伸入小孔,轻顶巩膜滑动进入内直肌下方并从对侧小孔穿出。如斜视钩顶着眼球筋膜,可用剪刀剪开。如此可反复从上到下、从下到上2~3次,务须将整个内直肌钩住。

4、沿内直肌附着点上、下缘,向后纵行剪开眼球筋膜、节制韧带及肌间膜,长约10mm,充分暴露内直肌。

5、斜视钩牵拉下,用二脚规测量切除的距离,在其后1、5mm处,在肌肉上下二侧各预置6-0可吸收的双套环肌肉缝线一根。

6、用止血钳在欲剪断内直肌处夹一下。用剪刀从预置缝线前剪断内直肌。

7、剪去附着点残余的肌腱及肌肉。

8、将预置缝线分别穿过附着点根部后在前部打结。

9、打开双眼观察眼肌功能及矫正情况,必要时再进行调整手术方案。

10、缝合结膜。

注意事项

1、缩短量 内直肌切除缩短最少量为3~4mm,外直肌4~5mm。

2、内直肌切除缩短最大量成人为8mm,1岁以下儿童为7、5mm。外直肌为10mm,超过此限,可引起缩短放松的弛缓及困难。但在患眼弱视且斜度较大且病人又不愿意在健眼动手术时,缩短量可再大一些。特殊病例内直肌可缩10mm,外直肌可缩14mm,或再前徙2mm,以求在原位时正位。

3、沿水平肌两侧向后剪开节制韧带及肌间膜约10mm。如剪开量过小,节制韧带随肌肉缩短而向前移位靠近附着点,可限制该肌的活动。

4、缩短肌肉的缝线系从肌肉附着点断端根部紧贴巩膜穿过,而不是穿过断端肌肉的游离缘,以免滑脱。

手术方式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