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肿瘤活检术
  • 就诊科室:其他
  • 手术方式:介入
  • 手术部位:全身
  • 手术次数:1次
  • 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 手术时长:1-3小时/次
  • 住院治疗:需要
  • 恢复时间:1周左右
参考价格:医院级别不同,收费不同,一般三甲医院收费为5000-10000元
治疗疾病:
术前准备

穿刺前应全面了解病人有无局麻药物过敏史及凝血机制障碍。要全面分析病人近期的影像学资料,以决定穿刺针的选择、进针的径路和导向的方式,并作好必要的器械准备。手术前,应给病人作必要的解释,消除其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介入技术设备:主要包括穿刺针和导向设备两大类。

1、穿刺针 大致可分为三类:

(1)抽吸针,针的口径较细,对组织损伤小,只能获得细胞学标本,如千叶针(Chiba)。

(2)切割针,口径较粗,针尖具有不同形状。活检时可得到组织芯或组织碎块,可进行病理诊断。如Rotex针、Turner针等。

(3)环钻针,针尖有尖锐的切割齿,所获得的组织细胞多,但对组织损伤大,如Franseen针等。

2、导向设备 常用的导向设备有X线增强器-电视系统、B超、CT等。其中以X线增强器-电视系统的使用最为方便、普遍。B超因受肋骨和含气肺组织的干扰,导向效果受到一定影响。但B超对囊性或实质性肿瘤定向准确,不受胸水干扰,可以区别肺不张和肿块,且无电离辐射。由于这些优点,B超成为目前定向常用技术之一。CT可以清楚显示病变内部结构,确定活检部位,且可清楚显示肺大泡和叶问裂,避免穿刺时伤及。但CT操作较复杂,不如前两者方便,且费用较高。由于这些原因,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

手术步骤

1、活检方式

活检方式的选择根据病情和病变部位来决定。

(1)基底部较宽且靠近胸壁的肿物,可采用切割针或环钻针。

(2)对远离胸壁或内有液化坏死的结节病灶,则以采用抽吸针为好。

(3)切割针和环钻针对组织损伤大,但所获取的组织细胞多,有利于诊断。

(4)抽吸针对组织损伤小,但所获取的细胞少,诊断效果稍差。

因此,在穿刺针的选择上应权衡利弊,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决定。

2、操作

(1)先在导向设备下作好穿刺定位,选好穿刺点和决定穿刺径路。

(2)按外科常规进行局部皮肤消毒、铺巾、局部麻醉。

(3)穿刺进针时,应嘱病人在平静呼吸时屏气,在电视监视下,穿刺针经肋间肌到达胸膜。然后令病人在平静呼吸时屏气,迅速穿刺胸膜入肺内达病灶部位。如导向设备显示针已达病变部位,同时病人呼吸时,活检针随病灶上下移动,则证明已刺入病变内,穿刺成功。

(4)根据所选用穿刺针情况,抽吸或切割病理组织。

(5)采取病理组织后,可结束手术操作。拔针时也应嘱病人屏气,动作要迅速。将取得的病理标本及时固定送检。

手术方式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