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糖尿病糖代谢异常为主因所致的肾小球硬化,并伴尿蛋白含量超过正常,称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由不同病因与发病机制引起体内胰岛素绝对与相对不足以致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障碍,而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糖尿病少于5年为7%-10%,20-25年为20-35%,发病25年以上为37%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糖尿病 肾病综合征
就诊科室:肾病内科 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需要终身治疗
治愈率:0.02%
常用药品: 呋塞米片 胰岛素注射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每年约(10000——50000元)
控制血糖,严格限制热量摄入。
在糖尿病肾病发生中,起关键作用,甚至可能是始动因素。
(1)高血糖时,肾小球内高灌注,高滤过状态,跨毛细血管壁压力增高,使系膜细胞扩张,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和产生致密小滴,肾小球上皮细胞从基底膜上脱落。
(2)肾小球基膜Ⅳ型胶原信使糖核酸增高,使基膜增厚,最终形成系膜的弥漫性、结节性病变,发生肾小球硬化。
(3)在压力增高的情况下,蛋白滤过增加,亦可沉积于系膜区和肾小球基底膜,促进基质增生,形成恶性循环,并可造成结节性和弥漫性肾小球硬化。
糖尿病肾病发生与高血糖密切相关,血糖控制不佳可加速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明显延缓其发展。高血糖及糖基化终产物生成增多后引起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增多,系膜扩张,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等。
多数糖尿病患者最终不会发生肾脏病变,一些长期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中同样可出现糖尿病肾病。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是肾小球系膜细胞上的主要葡萄糖转运体。最近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不同个体间系膜细胞GLUT1菜单达及调控上的差异有可能是部分患者易患肾脏损害的因素之一。而且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还表现出家庭聚集现象,在一些有高血压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无高血压家庭史的患者。此外,在不同种族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也存在着差异。这此均表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
与糖尿病肾病发生无直接关系,但原有高血压或病程中至微量白蛋白尿期时血压升高后可加速糖尿病肾病进展和肾功能的恶化,加重尿白蛋白的排出。
发病机理
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理特征为肾小球基底膜均匀肥厚伴有肾小球系膜细胞基质增加、肾小球囊和肾小球系膜细胞呈结节性肥厚及渗透性增加。其发病机理包括:
1、高蛋白饮食加剧糖尿病肾病的恶化;糖尿病病人由于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而以高蛋白纤维食物供给为主,顾此失彼,致使蛋白分解产物及磷的负荷过度和积聚,进而加剧了DN的病理损害。
2、高血压的影响:糖尿病病人由于脂质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等诸多原因,合并高血压者为数不少,这些病人中几乎都可见到尿微量蛋白,表明肾损害普遍。
3、高血糖:长期与过度的血糖增高,可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外渗,引起毛细血管基底膜损害,肾小球硬化和肾组织萎缩。
本病的早期预防十分重要,常见的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1、所有的糖尿病人病程超过5年以上者,要经常查肾功能,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并注意测量血压,做眼底检查。
2、有条件时,应做尿微量蛋白测定和β2-微球蛋白测定,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性肾病,如果尿微量白蛋白增加,要3~6个月内连测3次以确定是否为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
3、如果确定为微量白蛋白增加,并能排除其他引起其增加的因素,如泌尿系感染,运动,原发性高血压者,应高度警惕,并注意努力控制血糖,使之尽可能接近正常,若血压>18.7/12kPa,就应积极降压,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同时,还应强调低盐,低蛋白饮食,以优质蛋白为佳。
常可并出现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等并发症。
症状
1、蛋白尿早期糖尿病肾病无临床蛋白尿,只有用放射免疫方法才能检测出微量蛋白尿。临床糖尿病肾病早期惟一的表现为蛋白尿,蛋白尿从间歇性逐渐发展为持续性。
2、水肿临床糖尿病肾病早期一般没有水肿,少数病人在血浆蛋白降低前,可有轻度水肿。若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低下,水肿加重,多为疾病进展至晚期表现。
3、高血压在1型无肾病的糖尿病病人中高血压患病率较正常人并不增加,2型糖尿病病人伴高血压较多,但若出现蛋白尿时高血压比例也升高,在有肾病综合征时病人伴有高血压,此高血压大多为中度,少数为重度。
4、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进展快慢有很大的差异。有的病人轻度蛋白尿可持续多年,但肾功能正常,有的病人尿蛋白很少,可快速发展出现肾病综合征,肾功能逐渐恶化,最终出现尿毒症。
5、贫血有明显氮质血症的病人,可有轻度的贫血。
6、其他脏器并发症表现心血管病变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神经病变如周围神经病变。累及自主神经时可出现神经源性膀胱。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严重时几乎100%合并视网膜病变,但有严重视网膜病变者不一定有明显的肾脏病变。当糖尿病肾病进展时,视网膜病变常加速恶化。
分期
Ⅰ期:以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和肾体积增大为特征。这种初期病变与高血糖水平一致,但是可逆的,经过胰岛素治疗可以恢复,但不一定能完全恢复正常。
Ⅱ期:该期尿白蛋白排出率正常但肾小球已出现结构改变。这期尿白蛋白排出率(UAE)正常(<20μg/min或<30mg/24h),运动后UAE增高组休息后可恢复。这一期肾小球已出现结构改变,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BM)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加,GFR多高于正常并与血糖水平一致,GFR>150mL/min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常>9.5%。GFR>150mL/min和UAE>30μg/min的病人以后更易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损害Ⅰ、Ⅱ期病人的血压多正常。Ⅰ、Ⅱ期病人GFR增高,UAE正常,故此二期不能称为糖尿病肾病。
Ⅲ期:又叫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出率为20--200μg/ min,病人的血压轻度升高,开始出现肾小球的荒废。
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或显性糖尿病肾病。这一期的特点是大量白蛋白尿(每日大于3.5克),水肿和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水肿比较严重,对利尿药反应差。
Ⅴ期: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糖尿病病人一旦出现持续性尿蛋白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由于肾小球基膜广泛增厚,肾小球毛细血管腔进行性狭窄和更多的肾小球荒废,肾脏滤过功能进行性下降,导致肾功能衰竭。
1、尿糖定性是筛选糖尿病的一种简易方法,但在糖尿病肾病可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故测定血糖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2、尿白蛋白排泄率(UAE)20~200μg/min,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当UAE持续大于200μg/min或常规检查尿蛋白阳性(尿蛋白定量大于0.5g/24h),即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尿沉渣一般改变不明显,较多白细胞时提示尿路感染;有大量红细胞,提示可能有其他原因所致的血尿。
3、糖尿病肾病晚期,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和血尿素氮,肌酐增高。
4、核素肾动态肾小球滤过率(GFR)增加和B超测量肾体积增大,符合早期糖尿病肾病,在尿毒症时GFR明显下降,但肾脏体积往往无明显缩小。
5、眼底检查,必要时作荧光眼底造影,可见微动脉瘤等糖尿病眼底病变。
诊断依据
1、早期糖尿病性肾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增加(正常<20μg/min,<30mg/24h)。诊断要求6个月内连续尿检查有2次量白蛋白排泄率>20μg/min,但<200μg/min(即在30~300mg/24h之间),同时应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其增加的原因,如泌尿系感染、运动、原发性高血压、心衰及水负荷增加等。糖尿病控制很差时也可引起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的排出可以>20μg/min,这样的尿白蛋白排出量不能诊为早期糖尿病性肾病。但若糖尿病得到有效控制时,尿白蛋白排出量仍是20~200μg/min,则可以认为有早期糖尿病性肾病。
2、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依据有:①有糖尿病病史;②除外其他原因的间歇性或持续性临床蛋白尿(尿蛋白阳性),此为临床DN诊断的关键;③可伴有肾功能不全;④伴发视网膜病变,此为一有力佐证;⑤肾活检证实,一般只有当诊断确有疑问时方宜进行。
鉴别诊断
必须排除其它可能引起尿蛋白的原因,当血尿 明显时,必须仔细除外肾乳头坏死,肾肿瘤,结石,肾盂肾炎 ,膀胱炎 或肾炎等,必要时应考虑肾活检明确诊断。
就诊科室:肾病内科 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需要终身治疗
治愈率:0.02%
常用药品: 呋塞米片 胰岛素注射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每年约(10000——50000元)
糖尿病肾病西医治疗方法
一、糖尿病肾病尚无特效治疗。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绝大多数不宜用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或雷公藤治疗亦无明显疗效。
二、应积极控制血糖,包括饮食治疗、口服降糖药和应用胰岛素。当出现氮质血症时,要根据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剂量和种类。
三、限制蛋白质摄入量(≯0.8g/日)。必要时加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治疗。
四、伴高血压或浮肿但肾功正常者,可选用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肾功能不全者应选用袢利尿剂或吲哒帕胺片,高度浮肿者,除严格限制钠的摄入,应适当扩容利尿,若血压过高或有心功能不全,经积极扩溶利尿病情无改善者,可考虑透析治疗。
五、积极将血压降到18.6Kpa以下。建议首选ACEI,在降压的同时可改善GFR和减少尿白蛋白排出率,但要防止功能性GFR下降,酌情合用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和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六、应积极治疗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
七、应用抗血小板聚集和粘附的药物,如潘生丁、抵克力得、阿司匹林或肝素等。辨证施治正确使用中药,尤其对控制血糖、改善微血管病变有良好的作用。
八、当Ccr在10~15ml/min或血肌酐530~710μmon/L时可考虑替代治疗。
1、提供一个安静没有感染的休养环境。
2、向病人及其家属讲解糖尿病的危害,通过控制血糖可以减轻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改变,用药降血糖目前大多均为西药控制。
3、轻病人注意劳逸结合,无高血压,水肿不明显,无肾功能损害,蛋白不多的患者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预防感染,对水肿明显,血压较高病人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强调卧床休息,按病情给予相应的护理级别。
4、监测体重,每日2次,每次在固定时间穿着相同衣服测量。
5、记录24小时出入量,限制水的摄入,水的摄入量应控制在前一日尿量加500ml为宜。
6、观察尿量、颜色、性状变化:有明显异常及时报告医师,每周至少化验尿常规和尿比重1次。
7、注意观察病人的血压、水肿、尿量、尿检结果及肾功能变化:如有少尿、水肿、高血压、应及时报告主管医师给予相应的处理。
8、注意观察病人神志、呼吸、血压心率的变化:注意高血压脑病、心功能不全的先兆症状。
9、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化指标:观察有无贫血、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尿素氮升高等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10、指导使用胰岛素的病人,根据血糖、尿糖计算胰岛素的剂量。
糖尿病肾病饮食注意事项
1、3~5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会逐渐伴有高血压症状,因此要严格掌握限盐的标准。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者,食盐的摄入量每日要在2克左右。
2、长期采取高蛋白膳食,可能加重肾脏的高滤过状态,同时增加体内有毒的氮代谢产物的产生和潴留,从而导致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因此我们主张适量限制膳食中的蛋白质,以减少肾脏损害。限制蛋白质的总量。一般主张,每日膳食中的蛋白质,按照0.6-0.8克/公斤标准体重给予,还要在限星范围内提高优质蛋白的比例。处于糖尿病肾病第3、4期的患者,在坚持糖尿病营养治疗其他原则的同时,掌握好每日蛋白质摄入的质和量,出入平衡,就可能有利于肾脏的恢复。例如:身高170厘米,标准体重为65公斤,尿微量白蛋白80毫克/分钟属于早期糖尿病肾病。因此每日膳食中总蛋白量应为:65×0.6-65×0.8=39克~52克,优质蛋白质应占25克以上。
3、当糖尿病肾病发展到终末期肾病时,蛋白质限制应更加严格。临床采用部分小麦淀粉饮食作为主要热能来源,代替大米和面粉。因为大米和面粉等主食中含有较多量的非优质植物蛋白(每50克约含4克),而麦淀粉中植物蛋白含量甚微。但因麦淀粉制作不易,所以也可用目前市场销售的玉米粉来代替。这样可以节约植物蛋白量,用动物蛋白加以补充,从而更利于满足体内的生理需要。
4、氨基酸的供给:尽可能多摄入必要氨基酸,也可以口服α酮酸(肾灵片)来代替部分必要氨基酸,或用肾用氨基酸补充。
鸭肉
芝麻
松子仁
莲子
鹿肉
杏仁
核桃
羊油
芡实白果粥
黄芪粥
白菜肉末粥
白菜卷
清盐菜花
素熘菜花
炝菜花
鲜蘑油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