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法轻松搞定肺栓塞风险分层

由于不同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早期预后存在差异,指南认为对患者行风险分层可有助制定治疗方案。早前的研究认为,高敏肌钙蛋白(hsTnT)有助于识别低风险度的肺栓塞患者。

来自德国美因茨大学医学院血栓与止血研究中心的Kaeberich等开展了一项研究,研究不仅明确了hsTnT用于风险分层的经年龄校正的最佳临界值,还引入了简便的评估方法来识别高危的肺栓塞患者。该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ERJ杂志上。

该研究的患者数据来自于两个旨在探讨hsTnT对血压正常的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收集患者30天内的临床随访数据。主要观察指标为30天内的不良事件,包括肺栓塞相关的死亡事件、需要机械通气、心肺复苏或使用儿茶酚胺。次要观察指标为30天内的全因死亡率。

研究结果表明,25例(3.7%)的患者出现30天内不良事件。与ROC曲线所计算的33pg/mL相比,现有的hsTnT临界值14pg/mL具有更高的预后评估价值。对老年患者(年龄≥75岁)而言,预测不良事件的hsTnT临界值为45pg/mL。

经年龄调整的hsTnT临界值(年龄<75岁的为≥14pg/mL,年龄≥75岁的为≥45pg/mL)能够在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sPESI)和心脏超声之外提供预后信息。

该研究还同时提出了将sPESI,hsTnT和心脏超声相结合的三步法(见图),该方法发现所有受试者中有16.6%(12.4%的不良事件)为高危患者。


图:基于简化的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sPESI)、年龄校正高敏感性肌钙蛋白T(hsTnT)临界值和右心室功能心脏超声的逐步风险评估法。年龄校正hsTnT临界值为年龄<75岁的为≥14pg/mL,年龄≥75岁的为≥45pg/mL

研究发现,采用年龄校正的hsTnT临界值能够提高血压正常的肺栓塞患者风险评估的准确度。三步评估法有助于识别发生不良事件风险更高的肺栓塞患者,从而使患者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