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分析发现,整体或预设亚组使用白蛋白生存率无显著提高。拯救脓毒症运动(SSC)提出需要大量晶体液复苏的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可使用白蛋白进行液体复苏,现今新的研究结果对此建议提出质疑。
该研究分为16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4000多例重症脓毒症患者。在ALBIOS研究中,将患者分为白蛋白治疗组和晶体液治疗组,使用浓度为20%白蛋白达28天,目标是使血清白蛋白浓度> 30 g/L。
该研究结果显示白蛋白组的病死率低于晶体液组,但与EARSS和SAFE研究结果相比存在差异。在EARSS研究中,使用浓度为20%白蛋白3天的患者病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在SAFE研究中,5%等渗白蛋白治疗组患者的28天病死率无显著改变。
这三项试验和新的荟萃分析为复苏后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但是,从复苏的角度来看,大家都在进行“亡羊补牢”。我们根本不知道脓毒症早期阶段使用人血白蛋白进行液体复苏对预后有何影响。研究者认为人血白蛋白优于晶体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改善肺功能、减少组织间隙液的增加、抗氧化作用和抑制肿瘤坏死因子。
然而,脓毒症具有异质性,大多数患者预后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年龄、合并症、感染因子、细菌负荷以及一系列炎症通路激活。复杂条件下单因素措施(如选择的液体类型)以及无大样本的情况下,不太可能产生显著变化。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为是否首先补液维持心输出量。最近,研究人员在FEAST研究项目中开展了脓毒症患儿进行液体复苏方案的探讨,对比9%生理盐水与5%白蛋白的初始液体复苏组和对照组(无快速初始液体复苏)的48 h 病死率。
FEAST研究结果显示,白蛋白和生理盐水对患儿预后无显著差别,该结果支持Patel等在脓毒症成人患者中应用白蛋白试验的结果。然而,两种补液48小时死亡率显著高于未补液者。虽然,该项目仍有一些不确定因素,但确实让我们更有理由质疑液体复苏对脓毒症的作用。
我们一直认为,重症脓毒症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与多种炎症通路的激活和体液外渗等因素相关。内皮细胞多糖的亲水性有助于维持内皮屏障功能和免疫调节,而多糖降解与快速输液相关。目前该机制尚未明确。
在急症科进行感染性休克早期复苏阶段的临床试验比较困难,但正如PRECISE、ARISE和ProCESS研究人员证明的一样,这些困难是可以克服。我们应该回归问题的根本,探讨液体复苏是否有利于感染性休克,而不是争论何种补液效果好。同时,目前没有研究证明感染性休克扩容时使用人血白蛋白优于等渗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