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迟手术或可改善急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结局

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是外伤性脑损伤中最严重的一种,患者的死亡率很高,其手术时机的选择存在争议。临床上普遍认为对于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尤其是伴有严重神经功能受损的情况下,要即清除血肿。一些研究也支持尽早手术。但是也有一些研究结果持相反意见。

麻省综合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一些学者近期对此进行了一项研究,提示对于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延长从受伤到手术的时间间隔可以减少患者死亡率。文章于今年的5月份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上。

该研究是一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学者们认为之前一些研究显示尽早手术和更差的结局相关,是值得质疑的,因为一般综合病情越严重的患者,往往进行手术越早。影响他们结局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病情严重,而非手术时机的选择。这样的选择偏倚,肯定会导致不准确的结论。为了避免相似的偏倚,本次研究的样本选择除了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以外不合并其他严重脑实质损伤的患者,并且对混杂因素进行了矫正。

研究选择了45个2006年到2012年间因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接受过颅骨切除术的病人作为样本。以院内死亡率作为主要终点,气管切开术或胃造瘘术作为次要终点。研究结果显示,在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接受颅骨切除术的患者中,从受伤到手术的时间间隔和死亡率呈负相关。抗血小板疗法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急性硬膜下血肿严重程度及年龄大小与死亡率正相关。

这项研究给临床医生在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上提供了参考,但是推迟手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