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穿假象: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2014年10月16日,AJNR杂志刊登了如下一则病例报道。

患者因昏迷入住于重症监护室,目前已苏醒。

 

图.水平位非增强CT扫描显示大脑弥散性低密度,灰白质分界不清,脑沟模糊,蛛网膜下腔及脑池密度增高。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通常继发于复苏或严重头部创伤引起的脑水肿之后;

预后较差;

病理生理学:大脑水肿引起的弥散性低密度影表明为充盈的静脉结构,在非增强CT扫描上通常表现为相对的高信号。

诊断要点

弥散性低密度影;

灰白质分界不清;

脑沟模糊,蛛网膜下腔及脑池密度增高(衰减系数25–35 HU)。

鉴别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软脑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