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百日咳 重在预防

百日咳是一类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疾病,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在很多发达国家尽管疫苗接种已经广泛普及,但是近几年仍可见百日咳爆发的报道。2014年7月17日Shapiro教授在BMJ杂志发表文章简单阐述了面对百日咳我们目前所需关注的问题。

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Wang教授及其同事分析了泰晤士谷22家诊所内罹患顽固性咳嗽的5-15岁儿童的发病情况。发现其中至少20%的儿童感染了鲍特氏百日咳杆菌。在这些顽固性咳嗽的患儿中(包括重症病例),学龄前或更早接种百日咳疫苗的患儿发生百日咳的风险是近期接种百日咳疫苗患儿的4倍。

2012年10月Donegan教授及其同事报道了20074名孕妇在孕6月之前通过接种低剂量白喉、百日咳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来预防百日咳的结果。研究表明死胎、子痫、低体重儿或母婴死亡等恶性事件的风险并未增加。

近几年百日咳再流行的主要原因并不清楚,可能包括:目前诊断方法更敏感和可靠;民众意识加强且媒体报道更全面;接种疫苗后(无细胞疫苗)获得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变短(与全细胞疫苗相比)-可能与I型免疫反应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减少相关;无细胞疫苗中抗原与百日咳菌株的比例失调等。

无论是通过疫苗诱导还是自然感染所获得的对百日咳的免疫力都不是终生的。而且目前很多国家全细胞百日咳疫苗已被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取代,而接种无细胞百日咳疫苗所获得的免疫力很快就会降低。

Wang教授等的研究结果提示学龄前接种百日咳疫苗后发生百日咳的风险呈时间依赖性,这与其它国家的相关报道一致。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初步接种疫苗时给予一剂或更多剂量的全细胞百日咳疫苗获得的免疫力的持续时间比随后接种无细胞疫苗的要更长。但是Wang教授在研究中没有比较接种过全细胞疫苗的儿童和仅接种无细胞疫苗的儿童其发生百日咳的风险有无差别。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应对卷土重来的百日咳,短期内的首要任务是保护易感人群-婴幼儿。婴幼儿在日常家庭活动中通过与成人及青少年接触可感染百日咳。而孕妇接种疫苗后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还可以经胎盘传送抗体给胎儿来保护胎儿免受感染,该方法可降低感染百日咳的母亲产后感染胎儿的风险,且其安全性也已得到验证,该方法已被很多国家采用。

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加强婴幼儿的日常防护工作,例如增强与易感婴幼儿密切接触的家人的免疫力,从而降低其感染百日咳病菌的可能性。

通过接种疫苗提高孕妇的免疫力和加强日常防护这2个方法是很有效的。美国已采用上述2项措施,并官方推荐每个孕妇每次怀孕时均需接种百日咳疫苗。另外,对于未接种过疫苗的成人和青少年也建议其接种百日咳疫苗。

对目前的疫苗进行修饰也可起到一定辅助作用。如果无细胞的百日咳疫苗可以不包含例如白喉毒素或未灭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等成分,那么则可推荐大家通过多次接种百日咳疫苗来降低感染百日咳风险。而加入其它的百日咳抗原提高疫苗的免疫反应、改变添加剂或增加新的添加剂或许也是可行的。

总体来说我们需要新型、持续时间更长的抗体。但是新产品的发展及最终获得许可上市是需要投入大量金钱和时间的。我们还需要加倍努力来战胜百日咳带给我们的持久、潜在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