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越年轻康复效果越好

一些研究表明,年龄是影响颅脑损伤(TBI)急性护理阶段病死率的重要因素。然而在不同研究中,对年龄和康复效果的评估存在着多样性、选择性偏差、研究样本量及混杂因素等问题,并且在数据分析方法上也有差异。

Cifu等发现,大龄患者平均需要更长的康复时间、更高的康复花费及获得更低的功能独立性评定(FIM)变化率。Reeder等的研究发现,年龄不能用于预测患者的康复效果。Graham等通过研究发现,更高的年龄会有更短的住院天数、更低的出院FIM得分及更大的出院家庭护理几率。Plata等研究发现,年龄与功能效果呈负相关。

为了评价数据分析法对年龄对TBI康复治疗前后的影响,来自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哈梅尔神经康复与研究中心的Asger R.Pedersen博士等进行了相关统计研究,并发表于Neurorehabilitation and Neural Repair2014年8月刊上。

研究人员选择在1998-2011年间连续的411例TBI住院患者,并将其入院和出院FIM得分资料进行整理。应用传统分析法和新条目分析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新分析法是通过逐项进行统计分析的多元分析法,而传统分析法则以总分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比较显示,传统分析法在各年龄组显示相近的康复效果,并且不能够显示年龄和康复效果之间更为详细的信息。而新条目分析法对所有年龄组进行分析后发现,大多数FIM量表项目都显示有很强的年龄效应关系,即越年轻其康复效果越好。

通过研究,研究人员建议将条目分析法作为FIM数据分析的标准方法,这种方法不会违背测量水准,且不需要将FIM总分转换为得分区间。并且值得注意的是,条目分析法也可以有效地减少混杂因素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条目分析法揭示了隐藏在FIM数据中的真实康复效果。并且此分析方法为临床数据分析提供了一个灵活的、信息丰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