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记忆力下降提示卒中风险增加

一项最近的基于人群的研究显示,记忆力下降可能提示卒中风险增加,尤其是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荷兰鹿特丹Erasmus大学医学中心M. Arfan Ikram博士称,通过平均为期12年随访采用全因素校正后的模型分析显示,主观记忆主诉可预测卒中风险增加20%。而这一相关性在较高教育程度人群中更加明显。

研究者在1月份卒中杂志最新一期中报道称,但采用MMSE量表进行客观评估的认知功能却不能预测卒中的风险。主观记忆障碍与卒中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或可能由两者共同的血管性危险因素来解释。

研究小组假设认为“早期的血管性损害表现为记忆力下降的主诉,但采用尚无法通过认知功能评估检测到,在后期导致临床卒中的发生”,尽管这项观察性的研究并不能明确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者指出,在既往的研究中发现主观记忆力损害主诉与脑微出血或白质损害相关。

进一步分析显示卒中和主观记忆力问题之间的相关性独立于认知功能评分,但与受教育程度之间有显著的相互作用。研究者说,这可能由于教育程度对客观的认知功能评分有掩盖效应所致。他们解释称“这部分患者尽管有主观记忆力损害的主诉,但认知功能测试却能完成得很好”。

该研究纳入了鹿特丹研究中9152例受试者,受试者年龄≥55岁,这些受试者在基线的调查问卷中显示有记忆力下降的主诉,并对他们在1990-1993年间或2000-2001年间进行认知功能测试。通过全科医疗机构,护理院,医院病理等对这些受试者进行随访,记录卒中的发生率,直至2012年。

在这些受试者中,24%有完全记录的受试者,16%有不完全记录的受试者在基线时有记忆力下降的主诉,他们的平均年龄约为72岁和67岁。

该分析控制了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生活方式,血管性危险因素,遗传性危险因素APOE4-ε4以及MMSE评分。仅对缺血性卒中风险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与主观记忆力主诉之间的相关性类似于与所有卒中类型的风险。Ikram研究小组指出,“在有记忆力主诉的受教育程度较高人群中,发生散发性卒中的时间也更短”。

该研究的主要局限性包括缺乏神经影像学,抑郁症等数据,同时也无法排除残留的一些混杂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