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岂是命中注定?

一篇发表在Nature的最新研究表明,人类DNA中有超过100个基因位点与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息息相关。研究人员表示,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能使精神障碍患者直接受益,但这项试验却为近年来已停滞的相关研究重新点燃了希望。

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数据显示,全美约有1%人群患有精神分裂症。其中年龄范围在10-30岁的患者,临床上常表现出明显的幻听、幻觉或妄想等症状。

这项涉及8万名受试者的试验研究提示,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群中,约10%表现出遗传倾向,其中108个人类基因位置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直接相关,且有83个基因位点的相关性被首次提出。

美国马萨诸塞州布罗德研究所,斯坦利精神病研究中心遗传学主任McCarroll表示,这项研究最重要的意义并不在于数据结果的应用性,而是其所带来更全面的视野和未来的研究方向。尽管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理仍未可知,但此项研究对体格检查、遗传基因以及精神和环境影响等潜在发病因素的综合考量,为今后该领域的深入探索点亮了指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