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急诊室内儿童脑损伤流行病学研究

目前,创伤性颅脑损伤已成为1岁以上儿童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近日,NEJM杂志上发表最新文章,通过开展大型、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详细探讨了儿童头部钝挫伤的特征。具体内容如下:

研究纳入2004-2006年间,美国25个急诊室内的数据,对各种程度[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分(深昏迷)-15分(神经系统正常)的颅脑损伤儿童进行分析。依据年龄将儿童分为3组(<2岁、2-12岁、13-17岁),并且以初始GCS评分为基础,将颅脑损伤程度分为3级:轻度(GCS得分:14-15分)、中度(GCS得分:9-13分)、重度(GCS评分≤8分)。

样本经过一系列筛选后,共纳入43399例患者,其中98%为轻度脑损伤。在小于12岁的儿童中,跌倒是最常见的损伤机制。而青少年中,导致颅脑损伤更常见的原因为打架斗殴、体育活动、机动车碰撞。

43399名儿童中,共15908例(37%)进行了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小于2岁儿童中的比例为32%,2-12岁间为32%, 13-17岁间为53%。1157(7%)名进行CT扫描的儿童,被确诊为创伤性脑损伤,而另外500例(3%)颅脑骨折儿童,没有其它颅内发现。所有颅脑损伤儿童中,共78例(0.2%)死亡事件。

轻度脑损伤儿童中,通过CT检查发现为创伤性脑损伤的比例是5%,而中度、重度脑损伤儿童中,相应比例依次为27%、65%。整体来说,硬膜下血肿最常见,其次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挫伤。近一半行CT扫描的创伤性脑损伤儿童,有超过1种类型的颅脑损伤形式。

另外,共200名儿童(0.5%)进行了神经手术,其中43%的儿童手术程序多于1种。神经手术类型,根据儿童的年龄与GCS评分情况进行分层,变化很广。

总之,这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为儿童创伤性脑损伤情况,提供了更加详细、更具代表性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这些数据,有利于进一步发展脑损伤预防措施及年龄分层性靶向干预手段,如宣传自行车头盔使用、机动车限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