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肿瘤心理学科发展报告解读视频四——推进肿瘤心理与医学人文融入,促进医学发展

作者:杨辉

近日中国抗癌协会《2020中国恶性肿瘤学科发展报告》之肿瘤心理学科发展报告解读视频在中国抗癌协会公众号发布。湖南省肿瘤医院心理心灵关怀小组杨辉就“推进肿瘤心理与医学人文融入,促进医学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视频解读。具体内容如下:

医学人文是一个探讨医学源流、医学价值、医学规范以及与医学有关的其它社会文化现象的学科群。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关于医学的“目的和价值”问题的探讨成为了热点,我国医学人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便出现了热潮,一些医学院也陆续开始了医学人文学的教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我国医学人文学在这一热潮中得到了长足发展。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委会在刘晓红主委的带领下,近几年来也是大力推动医学人文与肿瘤心理融合,持续推进临床心灵关怀、叙事医学,提升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共情能力、关注自己行医过程当中的反思,推行“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诊疗氛围。并深入开展音乐治疗、绘画和阅读治疗,特别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开创了茶干预疗法、香道疗法等等,在肿瘤患者临床辅助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什么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来落实落地医学人文的理念?对此,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科院院士韩启德院士总结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发展中特别的地方——也就是中国医学人文的特殊张力。

我国传统医学一直占主导地位,而现代医学几乎是跟着西方发达国家的轨迹,上升的速度也是非常很快。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并行,并且保持着非常恰当的张力,这既是技术上的张力,也是现代科学和传统哲学之间的张力,这是我们中国医学人文中的特殊景观。因此,我们必须从历史的角度、人文的观点来认识、看待生命和死亡,看医学能带给我们什么,看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这也是医学人文的根本。

那么未来,我们要如何去做呢?

首先第一、要推行适应时代需求的医学人文教育    目前医学人文培训的现状,可以用“热”“多”“单”3个字来概括。虽然各层级的培训非常的多,医学人文的热度也是非常的高,但结合现实的情况不够,培训的内容也不成体系,没有跟踪建设和长效得评估。虽然说我们湖南省肿瘤医院临床心灵关怀部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开设的《临床心灵关怀》本科选修课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对于全国医学本科生的人文教育还远远不够。我们看一位医护人员人文素质的高低,是看他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体现了多少的人文精神。因此,未来要大力推行加强医学人文的教育,把与医学有关的人文社科方面的交叉学科和课程纳入到我们的医学教育的体系之中,实施完整的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相结合的教育,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医学人才。

那么第二、是推广能行之有效的中国特色干预方法   作为一门产生于西方科学主义背景下的助人的技术,心理治疗的目标,技术都深受西方文化制约.追求普遍适用的心理规律,寻找适合于所有人的治疗方法成为自然科学心理治疗的目标.而事实上,心理治疗并不是为了治好一种"病",而是帮助人们生活的有效方式.现代心理治疗已不再重视寻求超越文化的单一模式,转而广泛汲取不同学派,不同学科的理论成果,心理治疗出现了整合,折中的趋势.

我们要从现代心理治疗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回归文化,扎根文化才是心理治疗发展壮大的根本途径.东方和西方的心理治疗在治疗的目的和治疗的手段上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差异.东方的心理治疗重在内心醒悟和调整,使用内省,自修等观照内在的方法去实施和实现我们的治疗目标,你比如目前我们湖南省肿瘤医院临床心灵关怀部学科带头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委会的主委,刘晓红主委开创的的茶禅干预、香道治疗等等,就是在对治疗现代社会中存在的生活意义丧失这类心理问题时,显得更为的适宜,效果也更为突出.这说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本土心理治疗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决定着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研究的深度与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