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估计,目前世界范围内有1.84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HCV感染已成为慢性肝病和肝移植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约有25%感染者患有肝硬化,而相关人数预计到2020年会升高至37%。采用抗病毒疗法根治HCV感染可以减少肝功能失代
大块病变损伤可以被整块完整切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结直肠肿瘤是有一定作用的,目前正在不断被推广应用于切除损伤。然而,结肠由于其特殊解剖特点,比如狭窄和成角度的内腔,及结肠壁较薄,使结肠ESD与消化道其他部位的ESD
肝硬化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正逐年上升,每年由肝硬化造成的死亡超过一百万例。近期的The Lancet杂志发表的文章中,Emmanuel Tsochatzis和他的同事把肝硬化列为世界上第十四大常见的死亡原因。 在发达国家,肝硬化的常见病因
2014年1月Gut发表了英国胃肠病学会Barrett食管诊断及处理指南(British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 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of Barrett’s oesophagus,BSGBE),以下简称为2004新指南。上一版BSG
食管穿孔和食管吻合口瘘在临床上均比较常见,处理措施主要包括控制食管内容物溢出,胸腔及纵隔引流,静脉注射广谱抗生素,胃肠减压,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等。近年来,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开始应用于治疗食管穿孔和食管吻合口瘘,该
结直肠癌患者的肝转移率约为50%,对此根治性肝切除是重要的治疗手段。然而,手术时未发现的隐匿转移灶限制了切除的完全性,因此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术后的长期生存率只有50%。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肝切除术前,标准检查方式
研究人员发现,婴幼儿时期接种过HBV疫苗的人群,青少年时期仍受到疫苗保护。俄克拉何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Middleman博士表示,曾有人因担忧青少年时期对HBV的免疫作用减弱,而检测过青少年患者的抗体滴度水平,而该研究的数据则
病态肥胖与糖尿病、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胃食道反流病(GERD)等多种疾病相关。控制饮食等方法治疗病态肥胖效果欠佳。近十年来,外科手术开始应用于肥胖症的治疗,且效果良好。目前主要有两种治疗肥胖的外科手术方
人体肠道菌群与健康状态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包含十分复杂的生物种群,目前肠道能够检测出的细菌种类达到1000种以上,肠道菌群紊乱可促进结直肠肿瘤的发生,但不同的研究涉及的细菌菌群不尽一致。而最近研究发现一些特异性
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inthe upper esophagus,HGMUE)是在食管上段出现的岛状异位胃黏膜,因多出现在颈段食管,也被称为“入口斑"或“颈段食管入口斑”。少数情况下,异位胃黏膜也可出现在食管
HBV感染是肝硬化的重要原因。研究显示,有效抑制HBV复制可改善肝纤维化,延缓或阻止代偿期肝硬化向失代偿期的进展,减少失代偿期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减少门静脉高压及相关并发症发生,延长生存期。因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对改
淋巴结转移是食管和胃食管交界部癌(GOJ)最重要的预后因素之一。第七版UICC和AJCC的TNM分期提示了淋巴结转移个数的重要性(pN0,0;pN1,1-2;pN2,3-6;pN3,>6),而远处转移的分期简化为M1。另一个主要变化是局部淋巴结的定义包括了
在所有恶性肿瘤中,胃癌导致的死亡排名第三。尽管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有所下降,但全球病死率却在上升。有假说认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能与胃癌发生有关。 一项关于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表明,HP感染检测阳性
在2014年4月24日《临床感染疾病》杂志上发表的一片研究报告指出,该医疗团队利用冷冻粪便移植法作为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的一种生物疗法,其治愈率达到了90%。 虽然有些院内感染疾病的发病率在下降,但艰难梭菌感染仍维持在较
近年来,胰腺切除术后的患者死亡率降低至2%以下,但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50%。术后胰瘘和胰腺脓肿均是胰腺术后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是由胰腺的分泌液通过胰腺残端或吻合口分泌至腹腔内所致。胰瘘是胰腺切除术后最主
为避免慢性胰腺炎患者因胰腺切除而忍受终生被糖尿病困扰的痛苦,黎巴嫩Dartmouth-Hitchcock医学中心提出了一项新的治疗程序:先移除胰腺,再将从中提取的胰岛细胞注入肝脏,以肝脏延续胰腺功能并调节血糖。 该中心研究人员
研究背景:Rockall评分系统又称为临床评分,用于预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再出血风险和死亡风险。该系统依据患者年龄、休克状况、伴发病、内镜诊断和内镜下出血征象5项指标将患者分为高危中危或低危人群,积分≥5分者为
胆囊切除术后疼痛是临床常见的问题,在美国,每年有700000名患者接受胆囊切除手术,其中至少10%的患者发生术后疼痛。究其原因,一部分可能与胆道问题(如结石形成)有关,但大多数情况病因不明。 因此,许多患者接受ERCP操作以明确
全球范围内胃癌的死亡率很高,其中男性约为14.3/10万,女性约为6.9/10万,男性高于女性。胃癌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东亚、东欧和南美最高,非洲南北部最低。晚期胃癌可转移至肝、胰腺、大网膜、食管、胆管以及淋巴结的部
肠易激综合症(IBS)是最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之一,西方20%的人群受其影响。目前认为胃肠道免疫功能紊乱及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部分IBS患者的致病因素。有学者提出:胆酸能影响到内脏敏感性且能通过影响结肠运动、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