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期间的睡眠质量与预后相关

近 2/3 癌症患者报告存在睡眠障碍,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昼夜节律损坏是导致睡眠问题的潜在机制,目前缺乏睡眠问题对癌症患者临床结果影响的大数据。法国 Innominato 博士在近期的 Sleep Medicine 杂志上发表研究,评估化疗前和化疗中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主观睡眠不佳对预后的作用,结果表明睡眠质量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预后相关。

共纳入 361 例未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进行 EORTC QLQ-C30 问卷调查,将睡眠主诉作为正常或时间依赖性共变量(TDC),采用 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评估睡眠主诉对总生存(OS)的影响,对研究总人群和每个治疗组(传统 FOLFOX2 和按时间给药的 chronoFLO4)进行预后分析。

结果显示,202 例报告基线睡眠障碍,治疗时 188 例存在睡眠障碍,基线睡眠障碍与高早期死亡风险、进展风险和治疗反应差独立相关。TDC 分析证实基线睡眠障碍是 OS 和治疗反应的不良预后因素,对 chronoFLO4 组的影响大于 FOLFOX2 组。

该研究第一次表明良好睡眠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预后相关,44% 化疗前未报告睡眠障碍的患者 OS 和中位进展时间增加了 2 个月,客观反应率 13.5%,高于睡眠障碍者。同时睡眠差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该研究未发现睡眠行为与生存背后的潜在机制,但可以明确休息活动的节律改变是进展期结直肠癌生存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

睡眠障碍与昼夜节律异常有关,睡眠障碍与昼夜节律异常对免疫和代谢过程都有不良影响。行为与药物干预改善睡眠障碍可能会潜在改善昼夜节律功能,达到改善生活质量与生存的目的。

研究还表明睡眠障碍对 chronoFLO4 组患者影响更大,以节律为基础的化疗的最佳有效性与最佳耐受性相关,化疗期间稳定的昼夜节律能够降低化疗毒副作用,能够预测按时间给药化疗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