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JS:间室高压开放伤口适合负压治疗么?

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是常见于肢体的严重并发症,随着肌肉筋膜间室内压力的不断升高会导致毛细血管灌注压的下降并引起细胞缺氧。如果未经治疗,就会导致缺氧将进一步加重、微循环功能紊乱、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造成不可逆的缺血性损伤。急诊行筋膜切开则是治疗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最理想的方法,但筋膜切开以后往往还要二期植皮,并会对下肢远期功能造成影响。

最近临床上开始讲伤口负压治疗技术应用于筋膜切开的伤口,但目前对于这种治疗方法效果报道的结果却有所不同。一些医生认为负压治疗技术可以减小伤口大小,缩短愈合时间,但最近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却发现,使用负压治疗技术会增加伤口闭合的时间,并且增加了植皮的机会。

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对负压治疗对下方骨骼肌的影响进行研究。理论上,负压治疗技术会增加伤口周围的微循环,可能改善局部缺血。来自加拿大渥太华大学骨科的Geoffrey Wilkin, MD等采用动物模型,对负压治疗技术对筋膜间室综合征行筋膜切开后的骨骼肌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对肌肉纤维再生的局部变化进行了评估。该研究的主要结局是横断面上正常形态的肌肉纤维所占的比例,次要结局是肌肉重量的变化以评价肌肉间体液的累积情况。

采用22头雌性猪作为动物模型,取右侧卧位,后肢上端绑血压袖带来检测动脉压,对皮肤消毒后,采取持续肌肉内灌注的方法诱导筋膜间室高压的模型。简言之,就是将动物血清持续灌注至左后肢的前侧间室,持续6小时,同时以电子压力传感器来持续检测间室内压力(图1A)。每15分钟对压力进行一次调整,并使间室内压力比平均动脉压高10mmHg。6小时后拔除针头,从近端至远端的肌肉肌腱结合部切开筋膜(图1B)。剩余的步骤每次处理2只动物,一只为7天组,一只为21天组,随机接受-125mmHg的负压治疗和常规纱布敷料包扎7天,并在7天时予以关闭伤口。并在筋膜切开后第7天或第21天取第三腓骨肌作为检测标本。除对肌肉进行称重外,还对肌肉浅表中心、深部中心、侧方和近端四个部位的肌肉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

图1 试验过程。图1A 第三腓骨肌内的灌注导管和持续间室压力监测;图1B 前侧间室切开;图 1C 给予伤口负压治疗;图1D 外部予以保护性敷料包扎保护;图1E 图示为所取肌肉样本的区域。

两个治疗组的肌肉重量无明显差异。在第7天时,负压治疗组只有深部中心部位样本的横截面上的肌肉纤维明显多于对照组。第21天时,负压治疗组的深部中心、侧方和近端部位的断面肌肉纤维少于对照组,仅单核细胞多于对照组。

图3 肌肉的组织学形态。图3A 正常肢体的正常肌肉纤维;图3B 筋膜切开后24小时的样本可见收缩纤维和增加的组织液;图3C 单核细胞和弱伊红染色的背景;图3D 单核细胞核强伊红染色的背景;图3E 肌肉纤维可见单核细胞浸润(图像左侧);图3F 纤维组织。

负压治疗组不会减少肌肉重量。对于筋膜间室高压切开的伤口行负压治疗7天后,第21天时的肌肉纤维的再生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因此,对筋膜间室高压切开的伤口行负压治疗对肌肉可能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