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放宽心脏术后输血指征至血红蛋白低于90g/L

心脏手术出血量较多,围手术期贫血也就常见了,这明显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同种异体输红细胞是改善贫血较好的方法,大约有 50% 的心脏手术患者输过血。据研究按照不同输红细胞的指标(广义上是血红蛋白<90g/L,狭义上是血红蛋白<75g/L)输血,患者预后和医疗保健花费有所不同。

以往的实验研究对象包括一些非心脏手术患者,这导致了实验结果的可信度降低。为了科学的对比两种输红细胞指标对心脏手术患者的影响,来自莱斯特大学心血管外科的 Murphy(英国皇家外科学会会员)等对此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于今年发表在 NEJM 上。

该研究为一多中心、平行对照试验,纳入了英国 17 家医疗中心的患者。这些患者年龄均大于 16 岁,均非急诊心脏手术。筛选血红蛋白低于 90g/L 的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到广义组(血红蛋白<90g/L)和狭义组(血红蛋白<75g/L)。共有 2003 名符合标准患者参与,随机将患者分到两组,广义组 1003 名患者,狭义组 1000 名患者。

心脏手术患者术后 3 月内的主要并发症包括严重感染(手术切口感染或脓毒败血症)、被影像学证实的中风(伴随感知功能、运动功能的缺失或者共济失调)、心肌梗死、急性肾损伤、肠梗死等。医疗保健费即手术后 3 个月的花费。运用统计学方法,科学对比两组的预后和花费。

研究结果表明,广义组和狭义组输红细胞的比率分别是 92.2% 和 53.4%。广义组和狭义组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是 35.1% 和 33%,广义组和狭义组其它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是 34.2% 和 35.7%,然而狭义组死亡率高于广义组(4.2%:2.6%)。两组医疗花费无统计学差异。

该研究证实心脏术后按照狭义指标输血患者其预后和花费并不优于广义输血患者。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病情适当放宽输血指征,或许有更好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