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导致的上腔静脉综合征疗效与就诊时间无关

上腔静脉综合征源于上腔静脉受到挤压或梗阻。该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血流受阻的速度和静脉狭窄的程度相关。发生迅速而缺乏侧枝循环的上腔静脉综合征可由于造成脑水肿和呼吸系统并发症而致命。

为了缓解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症状,抬高头部、高压氧疗和系统性激素治疗是标准方案,但效果并不确切。至今,上腔静脉综合征仍需急诊处理。而由于周末时间患者就诊时可能缺乏会诊而导致治疗减缓,可能对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产生影响。

基于此,来自德国哥根廷大学的K. Hohloch等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受就诊日期(周中或周末)影响,但与其潜在疾病相关。文章发表在最近的J Cancer Res Clin Oncol上。

该回顾性研究纳入了1992年至2011年的共124例恶性肿瘤导致的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周中或周末)将患者进行分组,并比较其临床治疗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在病因中,小细胞肺癌占28.2%,非小细胞肺癌占25%,非霍奇金淋巴瘤占25%,其他肿瘤转移占19.4%,霍奇金淋巴瘤占2.4%。其中,65%的患者于周中就诊,35%的患者于周末就诊。

在治疗上,61%的患者接受了化疗,24%接受了放疗,4%接受了放化疗,9%接受了缓解治疗,2%未接受治疗。患者就诊的时间并未造成治疗选择的差异。

在疗效上,7例患者出现完全缓解,20例患者出现部分缓解,38例患者出现疾病进展,3例患者无变化,15例患者死亡。总反应率如下:霍奇金淋巴瘤100%,非霍奇金淋巴瘤29%,小细胞肺癌22.8%,非小细胞肺癌9.6%,转移性癌16.6%。无患者死于上腔静脉综合征。

研究表明,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受就诊日期(周中或周末)影响,但与其潜在疾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