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重现之JAMA1887:前列腺的解剖、病理及治疗综述

且不说大数据、基因组、个体化治疗等等这些新的观点正在冲击当代医生的传统观念,今日医学的诊断模式、治疗方法都已经和10年前有些不同;那么,100年呢?你是否想过,一个多世纪前的医生们是怎么看待前列腺呢?又是如何治疗前列腺疾病的呢?

本文根据本期JAMA Revisited 的一篇文章编译,原文发表于1887年,距今127年。文中所述的解剖、病理以及治疗跟今天的观点都有所不同,甚至从今天的角度看是错误的。但是何必介意!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现代医学一路走来留下的脚印。

对泌尿生殖外科医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尿道中被称为后尿道或者是尿道前列腺部,即被前列腺包绕的那一部分,在接受声波系统治疗后的病理学变化(编者:1880年前后,声波/超声波开始进入医学,但它最开始并非应用于诊断,而是治疗)。遗憾的是,本文中我将详细地讨论它的精细解剖结构。

解剖——前列腺,更准确地说是前列腺肌肉,是包含了多种组织的器官,包括非横纹肌、纤维组织、弹性纤维、结缔组织、腺体、神经、血管、淋巴和一小部分横纹肌。它的外形像是截短的松果,底部包绕膀胱颈,尖部止于尿道膜部,被三角筋膜或者说是三角韧带(尿生殖膈)的后层(或深层)分隔开。

病理——最常见也最重要的是前列腺的病理状态,不管是存在大小、形状的改变,还是由于其他结构异位造成其成分变化。前列腺的增大通常称为肥大,是一部分男性在过完早年生活(准确地讲,是55年)以后出现的疾病。

前列腺增大所导致的尿道前列腺部和膀胱颈部解剖学改变所产生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干扰了尿液从膀胱流出。现在可以知道,尿路梗阻的程度并不与前列腺的增大成比例,却决定于前列腺增大的性质。显然,前列腺对称性或接近对称性增大的第一个影响是尿道前列腺部的延长,但是这并不是尿路梗阻的独立因素。

如果增加的组织完全局限在两侧叶,或者还影响了中叶但是后尿道仅有轻度延长,尿路是两边受压导致的狭窄,那么不会出现梗阻,或者尿流只是受到轻度干扰。同样的,如果仅有一侧叶增大,尿道前列腺部也因弯曲延长,曲向正常一侧。如果是中叶增大,那么很可能会导致梗阻,但是也不尽然。

前列腺的生长可能是向心性、偏心性或者是离心性的。离心性改变可能不会出现梗阻;但是中叶轻度的向心性增大,最严重的情况可能影响尿流。所以我们不能完全依靠直肠触诊(tactile rectal examination)来判断前列腺边界的范围和性质。

在一些病例中,我们发现中叶的增大表现为体积较大、质硬的肿瘤。通过声波发现,前列腺增大的部分只轻度压迫膀胱颈,提示前列腺离心性的增大。反之亦然。我们触诊时没有发现前列腺侵犯直肠,但我们发现声波通过前列腺时突然停止,矢状或者近乎矢状向上改变方向,声波才能通过。

根据以上所讨论的影响尿流的因素和前列腺增大的不同形式,我们不难推断,症状决定于前列腺受影响的部分、异常组织增加的速度和刺激因素暴露,如寒冷、酗酒或麦芽酒等。

随着尿液排出,首次症状实际上在程度上有所减轻;随之而来的是排尿后出现踌躇;然后,由于尿液潴留,出现尿频、体重增加、胀满感,下腹部、直肠和会阴部不适。

除非谨慎地使用导管以及正确地注意肠道、饮食的情况和避免所有东西过量,以避免充血和刺激受影响的组织,否则将会慢慢地导致完全性尿潴留,并且面临缓解措施和手术的选择问题。

如果我们停下来思考可能导致膀胱排空障碍的众多因素,这些因素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最重要的,我认为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没有快速有效的方案治疗与前列腺的增大有关、或一定程度上由前列腺增大导致的尿路梗阻。

除非缓解措施已经无效,或者确诊为膀胱乏力, 不然没有人会考虑手术治疗。如果想考虑手术,还需确定是前列腺中段增大、围绕尿道的这一部分可以分离并且切除后有希望解除尿路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