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预孤独症破坏性行为家长培训方式或优于家长教育方式

破坏性行为是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常见的行为问题,也往往是家长们的难题。近期,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评估了家长培训和家长教育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影响效果,该研究使用行为干预方式治疗破坏性行为,但未采用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评估。

该研究是为期 24 周的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对象是家长培训组(n = 89)和家长教育组(n = 91),分别来自 6 个中心(艾莫利大学、印第安纳大学、俄亥俄州大学、匹兹堡大学、罗彻斯特大学、耶鲁大学)。2010 年 9 月 - 2014 年 2 月,研究者随机筛选 267 例儿童,其中 180 例(年龄在 3-7 岁之间)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并且有行为问题(其中 86% 白种人,88% 男孩)。

家长培训组(每次治疗有 11 个要点,有两种可选择的治疗;两个电话接线员,2 个家庭访谈者)用特定的策略管理破坏性行为;家长教育组(每次治疗 12 个要点,一个家庭访问者)提供关于孤独症的信息,但是不提供行为问题的管理策略。

父母评估破坏性行为和不服从行为结果的方式是:异常行为清单-过敏性分量表得分(0-45 分)、家庭环境调查问卷-孤独症谱系障碍得分(0-9 分)。两个量表高分数均意味着严重程度更高,分数减少 25% 代表有临床改善。临床医生评估时并不知道所采用的治疗方法,评估工具是临床疗效总评量表-修订版分数(1-7 分),中等结果是阳性反应少于 3 分。

结果显示,24 周后,对于异常行为清单-过敏性分量表的分数,家长培训组减少了 47.7%,家长教育组减少了 31.8%;对于家庭环境调查问卷-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分数,家长培训组减少了 55%,家长教育组减少了 34.2%。以上两个方法都不符合预设的最低改善差异。对于临床疗效总评量表-修订版分数,家长培训组减少了 68.5%,家长教育组减少了 39.6%。

对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儿童,改善破坏性行为方面,家长评估方式显示:24 周的家长培训项目比家长教育项目更有优势,但是改善效果临床意义不清。阳性反应的评估由不清楚治疗方法的医生来进行,结果显示家长培训组比家长教育组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