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骨量减少更常见

骨质疏松症是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相关的骨折与增加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关,影响超过全世界范围内的2亿人。

与此同时,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骨量减少和低骨量的风险正在增加。但是人们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骨骼健康的研究远远滞后于其他领域的研究,如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由于抗精神病药诱发的高泌乳素血症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如缺乏体力活动,精神分裂症患者被认为是处于低骨量(包括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风险之中。

为了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低骨量、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和中介因素。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健康和社会保健学院的B. Stubbs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骨量减少(尤其是骨质疏松症)的显著性比一般人群更常见。该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 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 杂志上。

主要电子数据库搜索截至2013年12月发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低骨量(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为主要结局指标)、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两位独立作者完成了方法评价和数据提取。

此次分析共包括19个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低骨量的总体患病率为51.7% ;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分别为40.0% 和13.2%。同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低骨量和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显著增加,但是骨量减少并不显著。

在试探性回归分析中,较大的年龄在低骨量中起中介作用,较大的年龄和男性性别对骨质疏松症起中介作用。另一方面,亚组分析显示高异质性,但是同欧洲人和亚洲人相比,北美人的低骨量并不普遍。从该研究来看,精神分裂症患者骨量减少(尤其是骨质疏松症)的显著性比一般人群更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