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眦赘皮矫正术

先天性内眦赘皮是掩盖在内眦角前方的一片垂直或斜行的皮肤皱襞。内眦角及泪阜部分或全部被遮盖,内眦赘皮的存在不仅使重睑者只能形成“半双”而影响眼的美观,而且还显示眶距增宽,有碍美容(愚型脸)。严重的内眦赘皮可阻挡部分视线妨碍视物功能。内眦赘皮矫正术是解决内眦赘皮最有效的方法。

  • 就诊科室: 整形美容科
  • 费用范围: 4000-12000元
  • 住院治疗: 不需要
  • 麻醉方法: 局部麻醉
  • 技术手段: 切割
  • 治疗次数: 1次
  • 拆线天数: 5-7天
  • 治疗时长: 1-3小时
治疗效果: 10年以上
适宜人群: 眼睛间距远或者眼睛长度较短的人
恢复时间: 1个月

优点

1、不留疤痕、效果永久。 2、随做随走、不影响工作。 3、降低了皮肤的张力,年轻化面部。

缺点

1、术后疤痕相对明显。 2、疤痕恢复时间较长。

副作用

1、内眦瘢痕增生。 2、感染。
适应症

1、适于先天性和后天性由外伤、烧伤、烫伤等原因引起的内眦赘皮,及下睑内侧张力不足,下泪点脱离泪囊。

2、眼睛间距远或者眼睛长度较短的人。
禁忌症

1、患有皮肤病、传染病、过敏性体质、疤痕体质的人。

2、凝血机制不良者。

3、唇部周围有炎症的。

4、女性的生理四期:妊娠期、月经期、产褥期、更年期。

5、精神不正常者。

术前准备

1、手术前一天晚上要洗澡。

2、手术前一周内,包括维生素E在内的所有维生素及阿司匹林一律停止使用。

3、手术前两天,不可过多的服用酒精类饮品。

4、手术当天须服用镇静剂。术后请不要驾驶车辆或从事高空作业。

5、手术当天早餐须少量进食。

6、手术前,患者如有其他病史或正在服用药品等相关情况,请详细告知医师。

治疗方式与过程

治疗方法:

开内眼角就是利用手术的方法,切除内眼角多余皮肤,使内眼角实现放大效果。且对于两眼间距过宽者,能够有效的缩短两眼间距。分为“Z”成形术和“W"成形术两种。

治疗过程:

1、“Z”成形术:

a、采用“Z”成形术,此方法是矫正轻中度内眦赘皮最佳的手术方法,主要是通过“Z”成形使内眦赘皮缘得到延长,从而矫正内眦赘皮。

c、自然睁眼平视状态下,确定内眦赘皮的起,止点,用龙胆紫画出标记。

d、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沿手术切口线分层注射局麻药,靠药液的张力弥散,浸入组织麻醉阻滞组织中的神经末梢,以达到麻醉的目的。

e、沿手术前设计线切开皮肤及轮匝肌,充分游离皮瓣,让患者睁眼,看内眦赘皮矫正效果,将对偶三角瓣交换位置后,对位缝合,手术就完成。

2、“W"成形术:

a、局部注射含1:20万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0.1ml,10~15min后(充分发挥肾上腺素的收缩血管作用,术区不易出血术野更清楚),向鼻根侧牵拉皮肤充分暴露术区,并绷紧术区皮肤。

b、用11号尖刀沿标记线准确切开,并切除W两翼BOC和DOE三角形皮肤。向内眦赘皮中央方向按AO标记线劈开皱襞皮肤,形成V形,将V形两侧和W中央皮下组织、眼轮匝肌和内眦韧带充分分解,V形两皮瓣即向上、下睑旋转,并嵌入已去除皮肤的W 两翼内,赘皮皱襞消失。

c、用7-0无损伤线间断缝合5~7针。术后切口为W 形。如有眼轮匝肌过度附着造成的内眦赘皮,术中可同时分离剪断肌纤维条索;眦间距宽者可缩短内眦韧带,改善眦间距。

治疗效果

1、术后眼部线条更流畅。

2、视野更开阔、自然有神。

3、在充分体现个人特点的原则下改善眼部外观。

并发症

开内眼角可能引发的并发症:血肿,感染。

康复与护理

1、术后7天之内尽量避免手术部门沾水。

2、保证手术部位清洁,防止感染。如果伤口上有血痂或分泌物,可用无菌盐水擦拭。

3、手术后可对局部伤口加压包扎或用冰袋冷敷,但压力不宜大。术后一旦发生出血不止和严重血肿,应及时到医院复诊。

4、术后应有安静舒适的环境休养。

5、手术当日伤口会有些疼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减轻。病人不要急于吃去痛片,因为阿斯匹林类药物会加重伤口出血。

6、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

7、严格遵守医生嘱咐服药及复诊。

风险以及预防

眼部结构较为精细,开内眼角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术后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1、内眦瘢痕增生:一般在术后3-6个月后会自行变软、变平。如瘢痕增生明显,可遵医嘱做理疗、按摩、外用瘢痕膏等治疗。

2、赘皮矫正不满意:可于术后3-6个月再行手术。

3、皮瓣坏死:皮瓣太薄,缝合张力过紧,肾上腺素用量过大等,是造成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

4、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就医。

预防:

为最大限度的避免风险的发生,术前对医院的选择一定要慎重,尽可能的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手术。术后遵医嘱做好各种护理措施,把风险降低到最小。

生理以及美学

从美学角度来看,眼睛的大小一定得与脸型的大小相,并且有一定的比率才算得上完美。不同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标准,眼裂的大小、形状与位置因人而异,随年龄而变化,与性别和种族有关。

眼裂长度应为30~34mm,眼裂高度10~12.5mm,上睑最高点为中、内1/3交界处,下睑最低点为中、外1/3交界处。睁眼时,内眦高于外眦,整个上睑软组织较薄而显清秀,睑缘全部清晰可见,上睑睫毛略长而稍向上均匀散开,下睑睫毛略短向下均匀散开。这样的眼部形态给人一种完整的美感,匀称、得体、有神。

器材和材料

眼科精细剪刀:用于修剪眼部软组织。

眼科精细镊子:用于协助修剪眼部软组织。

手术刀:用于手术切口及修剪眼部软组织。

纹式钳:用于夹取手术用物及协助修剪眼部软组织。

弯盘:用于术中置物。

量杯:用于术中量取盛装液体。

注射器:用于注射麻醉药品或其他药液。

量规:用于精确测量眼部手术尺寸。

尺子:用于精确测量手术尺寸。

针线:用于固定及皮肤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