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切除

瘢痕(scar)组织是指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此时组织由大量平行或交错分布的纤维结缔组织束组成。纤维束往往呈均质性红染即玻璃样变。纤维细胞很稀少,核细长而深染,组织内血管减少。大体上局部呈收缩状态,颜色苍白或灰白半透明,质硬韧并缺乏弹性。对于程度比较严重的凹陷性瘢痕、萎缩性瘢痕及增生性瘢痕,手术切除是主要手段,但任何手术方式都不能将瘢痕完全去除,只是最大限度得改善或矫正瘢痕造成的危害,且手术后还宜形成新的瘢痕。

  • 就诊科室: 整形美容科
  • 费用范围: 500-3000元
  • 住院治疗: 不需要
  • 麻醉方法: 局部麻醉
  • 技术手段: 手术
  • 治疗次数: 1次
  • 拆线天数: 5-14天
  • 治疗时长: 1-3个小时
治疗效果: 长久保持
适宜人群: 影响外观,部位功能的瘢痕
恢复时间: 1-2周

优点

1、对于程度严重的瘢痕效果好。 2、适应瘢痕范围广。

缺点

1、创伤相对大。 2、愈后可能有新瘢痕出现。

副作用

1、感染。 2、局部血肿。 3、瘢痕增生。 4、伤口开裂。
适应症

影响外观、感觉异常或影响部位功能的扁平性瘢痕、增生性瘢痕、凹陷性瘢痕及萎缩性瘢痕者。

禁忌症

1、瘢痕体质者。

2、炎症性皮肤病如慢性放射性皮炎、化脓性皮肤病、复发性单纯疱疹、炎症明显的痤疮、着色性干皮病等。

3、血液疾病或凝血机制异常者。

4、精神病患者或各种心理障碍者。

5、有严重糖尿病或心、肺疾病及严重高血压者。

术前准备

1、术前不要化妆。

2、术前两周内,请勿服用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以免使机体血小板凝固功能降低。

3、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术前要详实告知医生病情。

4、女性在进行手术时要避开月经期。

治疗方式与过程

1、局部消毒铺巾后,沿瘢痕边界做切口设计,在瘢痕局部用麻醉药进行浸润麻醉。

2、按设计的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去除瘢痕组织;当瘢痕部位范围过大或张力较大时,可以采用分次切除的方法,每两次手术间隔3个月,逐步切除瘢痕;严重者需要采用其他部位的游离皮瓣移植修复。

3、彻底止血,可先在皮下缝合减张,再丝线间断缝合皮肤。

治疗效果

疤痕淡化或较手术前要淡化许多。

并发症

感染、局部血肿、瘢痕增生、伤口开裂。

康复与护理

1、术后要保证手术部位清洁。

2、术后7天内尽量避免手术部位沾水。

3、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

4、术后患者要严格遵医嘱服药及复诊。

风险以及预防

1、感染:瘢痕切除后手术部位可能会发生感染和伤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

2、局部血肿:瘢痕切除手术会造成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可能出现出血、血肿等。

3、瘢痕增生:手术切口可能会呈线性凹陷不平或瘢痕增生,一旦发现有异常瘢痕出现,宜在手术3-6个月瘢痕稳定后去正规医院做局部修整。

4、伤口开裂:多由于瘢痕切除过多、缝合张力太大引起,或因患者剧烈活动致伤口开裂。

生理以及美学

各种创伤、烧伤、手术、感染及注射等都可以引起皮肤病理性瘢痕的发生,瘢痕的形成过程是组织损伤的修复过程,瘢痕是皮肤组织受到损伤愈合后形成的痕迹。当皮肤受到深及真皮网状层的损伤时,任何创面的愈合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瘢痕形成,瘢痕的基质为结缔组织,主要成分为胶原纤维。

根据表面形态及组织学和临床特点的不同,常见的瘢痕可分为扁平瘢痕、增生性瘢痕、萎缩性瘢痕、凹陷性瘢痕及挛缩性瘢痕。其中,扁平瘢痕一般只累及表皮及真皮浅层,皮肤组织损伤程度较轻;增生性瘢痕多由较深度的烧伤、切割伤、手术、感染等累及皮肤真皮的网状层形成;萎缩性瘢痕常发生于较大面积的深度损伤,特别是深达皮下组织的创面愈合后形成;凹陷性瘢痕多由皮下组织或深部组织损伤愈合后形成,也有一些浅表的凹陷性瘢痕如痤疮瘢痕;挛缩性痤疮瘢痕多见于深度烧伤愈合后,常发生在关节和器官周围,会影响部位功能,危害较大。

器材和材料

常用手术设备。